【导语】增值税的税负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增值税的税负,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第1篇】增值税的税负
税负率=应交税金/销售收入=(销项税金-进项税金/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一)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分析
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将测算的企业税负率与上年同期、同行业平均税负率相比,如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30%,则该企业申报异常。
(二)企业销售额变动率的测算分析
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或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超过50%或低于-50%,应将应税销售额和应纳税额进行配比分析,以确定该企业申报是否异常。
(三)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配比分析
销售成本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100%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100%
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额=销售成本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
如果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幅度超过各地设定的正常峰值,该企业申报异常。
(四)企业零负申报异常情况分析(考虑留抵税额增长比例)
(五)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分析
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当期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当期抵扣的全部进项税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连续两个月大于60%(特殊行业除外),该企业申报异常。
(六)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化分析
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动率=当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上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大于1.5或小于0.5,该企业申报异常。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公式中的销项税额,它等于货物的销售额与税率之乘积;进项税额,一般来讲,其主要的部分是货物的购进额与税率之乘积(至于支付运费扣税问题,因其数量小,权且不作考虑)。于是,在该商品进销两个环节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应纳税额=(销售额-购进额)*税率。
货物的购进额又怎么确定呢?由于是纯理论分析,所以我们就假设所有购进的货物全部都销售出去了,这时,购进额应当同销售成本相一致(其他费用权且不作考虑)。公式为:商业应纳税额=(销售额-商品销售成本)*税率=商品销售毛利*税率。
用公式两边同时除以销售额,就可得到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理论税负率:商业税负率=毛利率*税率。
【第2篇】增值税税负
工作中,经常遇到别人谈论税负,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无异于听天书;或者即使知道税负的计算方法或过程,但是不了解税负背后代表的含义,依然不能很好地为我们的财务分析提供指导,该文以制造业一般纳税人举例,其他类型纳税人或行业类型可以举一反三,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其他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一、什么是税负
税负,也称为税收负担率,是应交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二、增值税税负
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其税负反映的是进项税与销项税差额与收入的占比。
公式:
增值税税负=(销项税-进项税)/收入
=(收入*销项税率-收入*销项税率*x)/收入
=销项税率-销项税率*x
下面我们以13%的货物销售举例:
1、当增值税税负=2%时,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税率-销项税税率*x,即2%=13%-13%x,可以求出 x=84.6%,该值表示,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比例为84.6%,也就是说,如果当月销项税额=10万元,则需要进项税额8.46万元;
2、当增值税税负=3%时,增值税税负=销项税税率-销项税税率*x,即3%=13%-13%x,可以求出 x=76.9%,该值表示,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比例为76.9%,也就是说,如果当月销项税额=10万元,则需要进项税额7.69万元;
通过上述公式变形及计算举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处行业自己试算,非常便捷,不用过于烧脑了!
3、那么上文中得出的84.6%和76.9%又能反映出其他什么问题呢?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来思考!
(1)一般某行业的销项税税率和进项税税率大致都是一样的;
(2)税率一致,税额所对应的不含税金额比例也就是一致的,如销项税额=10万元,则不含税金额=10/13%=76.9万元;继而可以计算出需要进项8.46万元对应的不含税金额=8.46/13%=65.1万元;
(3)进项所对应金额大部分是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销项所对应金额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收入=65.1/76.9=84.6%;
(4)综上,税负=2%时,成本与收入的比例为84.6%,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比例一样;
(5)同理,税负=3%时,成本与收入的比例为76.9%,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比例一样;
4、当月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确定的情况下,行业税负也是确定的数值,那么: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项税税率-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率
比如,收入=80万,销项税额=80*13%=10.4万元,行业税负=2%
那么:进项税额=10.4*(13%-2%)/13%=8.8万元
验证:税负率=(10.4-8.8)/80=2%
三、所得税税负
所得税税负=所得税/收入=【(收入-成本)-费用】/收入=增值税税负-费用/收入
四、税负和利润的关系
1、在实务中,成本并不是全部由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构成,还包括以下内容:(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在购入时可以抵扣,因此可以作为进项税的抵减项;
(2)增值税普通发票或定额发票等计入制造费用发票,该项目不能作为进项税的抵减项目;
(3)直接人工,工资费用可以计入成本,但是无法作为进项税的抵减项目;
2、在实务中,期间费用也可以分为可抵扣进项税的发票和“普通发票”两项:
(1)销售人员出差过路费、火车票等可抵扣进项税的项目;
(2)管理费用中,商业保险开具专用发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等可计入管理费用的项目,均可作为抵扣进项税的项目;
(3)财务费用中,银行开具手续费和利息等专用发票,可作为抵扣进项税的项目;
税负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在实务工作中,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我是寡言少语,一个怀揣梦想的小伙伴[玫瑰]
感谢~点赞~关注~评论~转发~[爱慕]
每天与您分享更多干货[给力]
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赞]
【第3篇】增值税税负计算
点击关注“税小课”,获取最实用的财税知识。
说到增值税税负率,从事财务工作的同仁们一定不陌生,因为时常会接到税务部门的电话或通知,说公司增值税税负率低于行业平均税负率,要求预交税款,或是上门来进行税务稽查。
那么尤其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以后,公司增值税税负率的高低又会受那些因此影响?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又需要考虑那些因素呢?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与比较,希望能对你了解增值税税负率有所帮助。
一、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 “应税销售额” 累计数
二、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
(一)核算因素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来分析一下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从公式中可知,当期进项税额越多,应纳税额就越少,进项税额是影响应纳税额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看看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我国是实行购进扣税法计算应纳税额,也就是说,只要企业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不论是否实现销售,其进项税额全部从当期实现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全面营改增以后试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2023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23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所以进项税额的抵扣与销售收入实现之间缺少配比性,排除季节性原因外,这是造成很多企业“零”税负率或低税负率的重要原因。那么,要想实现增值税税负的真实性与配比性,除非在进项税额的抵扣上与应税收入的实现相匹配,而现实操作中这一点几乎不可能。
(二)经营因素
1、产品囊括的价值越多,增值税税负率越高
例如:一家生产空调的企业,如果空调的最终销售价为5000元/台,生产空调可抵扣的成本是3000元。如果公司采用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那么,增值税税负会有什么区别呢?
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在同一家公司;
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分立。
方式一:交纳增值税(5000-3000)×16%=320元,税负为6.4%。
方式二:假设生产企业以4250元/台销售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以5000元/台销售给客户,则:
生产企业:交纳增值税(4250-3000)×16%=200元,税负为4.7%;
销售公司:交纳增值税(5000-4250)×16%=120元,税负为2.4%
从以上不同经营模式中可以看出,价值链分割将会导致各个部分的税负下降,但整个价值链的税负是相同的。
因此,在比较不同企业的税负时,需要对两家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比较,不同的经营模式,税负不同属于正常现象。
2、不同的产品定位,增值税税负各异
我们在分析增值税税负时经常会强调同行业比较,其实,同一行业的企业因其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同,其税负也将会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像咱们比较熟悉的苹果手机,其产品定位就是高端市场,产品品质好,销售价格贵。而咱们的小米手机,产品定位就是中低端市场,重视低成本运作,重视大众市场,市场容量大,赢在薄利多销。
由于企业产品市场地位不同,产品的毛利不一样,利润是增值额的一部分,利润越高,税负越高。
因此,同一行业中,做高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高,做低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低。
当然,以上我所列举的影响增值税税负率的因素,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另外像销售产品是否包含运输、产品部件是自行生产还是外协加工、生产企业引领市场还是销商推广市场等都会影响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
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增值税税负率的时候一定要全方位的来看待问题,不能单纯的从纳税申报表中去计算增值税税负率。
不想错过精彩推送?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哦!
【第4篇】建筑行业增值税税负率
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增值销项率税率为9%(财税〔2016〕36号)),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一般纳税人可进行进项税抵扣,增值税实际纳税额取决于销项税额及进项税额两者。进项税额高越高增值税税负率越低。
由于建筑业工期较长,营改增至今1年多,大部分建筑企业仍在学习摸索改善中,普遍的增值税税负率尚未有明确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税率进行测算。
假定全部材料可以扣税,其应纳增值税占含税工程收入的比率分别为2%~2.5%左右,明显低于改革前3%的营业税税负率。
但是如果按照只有部分材料可以取得扣税凭证的情形测算,企业的实际税负率分别达到了5.90%左右,远远高于“营改增”之前3%的税率。
税负率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推荐学习:
【第5篇】增值税税负低自查报告
作者:lolo 会计网原创首发
上次发过关于税负率的文章后,文章留言、公众号后台都收到不少粉丝询问xx行业的xx税负率是多少等问题,今天再来强调一遍,让大家了解“税负率”这玩意儿究竟是个啥。
税负率究竟怎么来的?
税负率是指企业在某个时期税收占收入的比重,通过这个百分比来衡量这段时期企业的税收负担大小。财会分析中经常用到的就是增值税税负率和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了。
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一般纳税人:
本期增值税税负率=(本期销项税额—本期已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期销售收入×100%
小规模纳税人:
本期增值税税负率=本期销售收入×征收率÷本期销售收入×100%,也就直接表示为征收率。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销售收入×100%
其中,应纳税额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 会计利润 + 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月度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负,也可用于计算年度企业所得税税负。
从上述两个公式就能看到,无论是增值税税负率还是企业所得税税负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数字。比如上期由于经营不善导致损失了部分存货且不得税前扣除,影响了收入值;或者本期的免税收入比上期突然翻了两倍,直接影响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又或者国家出台了新政策,税率变了……这些变量都会有翻番或骤降的可能,因此税负率也随之上下波动。
举例说明
以增值税税负举例。
会计网是一般纳税人公司,主营业务是销售会计课程和书籍,也给客户提供一些咨询服务。会计小王在分析数据时发现2023年4月的税负率跟上月相比波动较大:
注:以上数据中,未列出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增值税数额取值为大概范围,仅供举例所用。
增值税税负率变化了44.3%!小王被吓到了,是不是公司经营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我漏了什么没申报?公司是不是有重大税收风险?……
其实小王仔细分析的话,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 公司业务迎来旺季,主营业务收入上涨
对于主营业务收入的上涨,有个合理解释就是:5月即将进行初级会计考试,所以4月报班买课程、买辅导书的学员增加,所以收入也比3月增加不少。
2. 主营业务收入上涨影响其他业务的收入增长
比如学员没买实操课之前,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花钱咨询机构,问得多了不划算,还不如自己买课系统学习呢。于是大批学员购买了实操课学习后,咨询实操服务的人就少了,因此其他业务收入也就随主营业务收入的上涨而下降。
3. 新政实施,税率下降
4月实施新的增值税税率,对于会计网来说,销售税率从16%降为13%,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跟着减少,增值税税费也跟着减少,给公司省了一大笔税费,在销售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增值税税负下降。
4. 其他原因
比如发票问题也会影响企业的增值税额。会计网财务部4月初对销售部进行了培训,强调一定要取得正确的发票,发票错误、发票丢失等均不得报销,在报销制度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培训效果甚佳,当月的无票采购业务大大减少,使得企业的进项税额抵扣比3月有所增长。
以上是针对会计网4月增值税税负率下降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税负率变化太大的原因远不止这些。
比如企业长期零申报,不按时报税,或者漏报、错报。你在纳税系统申报的收入额与防伪税控中的开票收入额或财务报表的收入额总是不一致,税局不注意到才怪呢;
比如有些企业年初的存货量较大,大量的进项税发票认证抵扣后,却受行情影响,这些存货一时销售不出去,导致应交增值税较少;
比如有些企业虚开发票,过多作废发票,或者大量的预收账款没有及时结转销售收入等等……
最后强调
之前也给大家参考过部分行业的预警税负率,但是在没必要紧盯着那些数据,税负率本就是动态的,横向比较的话,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税负率都有差别,纵向比较的话,同一公司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税负率,想要了解公司最合理的税负率,建议咨询当地的税务机关。
当出现了税负率异常,大家可以按照上述提及的指标来查找原因,只要业务真实、不存在错误或违规操作,被税局查到了也不必过于担心,解释原因就好了。
本文为会计网原创首发,作者:lolo。如需引用或转载,请留言授权,并务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违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会计网 保留所有权利。
【第6篇】商业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这几个月,有不少企业接连被税务局约谈了,那些专管员对企业代表说:“你们企业的税负率偏低!” 听到的时候,可能是一脸懵,不知道怎样才算税负率正常,那什么是税负率呢?这个税负率是怎么计算的呢?出现税负率偏低又该怎么应对呢?
什么是税负率?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3%或9%,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税负率的影响因素?一、销售价格降低
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比如季节性、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激烈等等。
二、进货价格上涨
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也就少了,税负率就降低了。
三: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
抵扣的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
现在是金税三期施行阶段,2023年11月13号发布的通知显示,金税四期也即将到来,以前会计可能还会纠结税负率到底要在什么数值才比较合理。但是在现在金三系统的大数据监控下,税负率都是动态的,它可以通过对同行业、同区域、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对,如果严重偏离平均值就会被预警从而会被税务检查。
税负率偏低怎么应对?
1、企业需要做的: 分析税负率低的原因在哪里?及时整理和税负率过低相关的资料,在被约谈的时候带上税负率低的证据说明情况。
2、财务部需要做的:检查报表,了解情况,在每次会计报表报送之前都要进行审查,数据不对或数据与其他月份出入过大的时候,就需要警惕了,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即做内部处理和调整。
金税三期施行以来税收评估的六大预警指标,建议会计人员学习收藏!
附各行业的“预警税负率”(仅供参考)
注1: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税负率,如果企业低于这个税负,系统就会发出预警,税局就会让企业自查,甚至稽查。税负率是税务局稽查的参考数据之一。
注2:行业税负率存在变动,我们将会及时根据变动进行调整,敬请关注。
【第7篇】出口收入参与增值税税负的计算吗
导读:出口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控制?这个问题我们分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来分别控制的。这个问题可能比较难理解,大家不妨慢慢阅读我们下文的解答,有需要的可以收藏本文,以防日后有疑问的时候可以翻出来看看!
答: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是税务机关非常关切的一个财务指标,企业税负率异常则会很容易被你的主管税务机关抽取为约谈的对象,合理的增值税税负率能保证企业财务平稳运行。
a.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劳务所产生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所谓“增值”,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大于购进商品和取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的差额,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
b. 由于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发达地区一般纳税人税负率可能要高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纳税人税负率可能要低一些;
而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税负率,相对来说工业企业的税负率比商业企业的税率要高,目前尚无固定的要求,每个地区和行业的税负都不相同,各地的税务机关的要求也不会相同,一般都是税务机关根据同一个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多个企业计算得出的。
通常税负率控制在:1%-4%为宜,商贸0.8%-2%。生产企业2%-4%。
出口生产型免抵退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如何计算?
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00%;
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年度免抵退销售额×征收率-(年度进项税额+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100%;
注意:以上公式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起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的留抵数-下期(下年度)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第8篇】商业企业增值税税负
企业税负率要如何计算,我们做会计都知道计算增值税税负率的一个公式!从公式中我们知道的是,当期应纳增值税和当期应税销售收入每月都不同的话,自然计算出的税负率也是不同的,所以税负率不是唯一固定不边的数值!是会受到毛利率影响的。
虽然计算公式大家知道,但是对于税负监控的工作,很多会计都不知道如何做好!今天就在这里跟各位财务人员分享一下增值税税负率监控系统,操作简单,大家在日常财务工作能够实时监控税负情况!一起看看吧!
第一、2023年预警税负率表(仅供参考)
具体的税负率,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计算得出。
第二、6大预警指标
第三、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和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计算方法
第四、增值税税负监控系统(带税负分析报表)
汇总表
上述就是针对企业税负率的一个问题做的内容总结!税负的高低不稳定也是会被“约谈”的!所以,日常财务工作中,会计监控好税负情况,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上面给大家汇总了全自动税负监控系统,自动预警,希望给大家的财税工作带来帮助~~
【第9篇】批发业增值税税负率
2023年,疫情影响减少,市场需求上升,市场活力提升。零售批发行业企业同比新增数量上升,企业增量最高的省份为广东省,新增企业30.9万家,江苏、福建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别新增企业26.6万家、24万家。山东新增企业20.9万家。陕西、安徽新增企业均逼近10万家。从新增企业行业分布来看,零售业新增企业数量最多达71.7万家,批发业新增企业55.7万家。
零售批发行业在利润稳健上升的同时,自然也会不可避免的面临这的税负压力的问题,下面将对批发零售业普遍存在的税务问题进行分析。
1、增值税税率高,批发零售行业有着行业最高的增值税率13%
2、采购不规范,自身不重视,缺少抵扣。批发零售行业因为入行门槛低,许多企业的供应商散户也多,有的因为价格原因选择无票供应商,有的是自身企业不重视,就造成企业进项,成本抵扣缺失,税负压力增大。
3、因为行业特性,在产生业务的时候会遇见一些“居间费用”和“返利费用”还有就是兼职人员的薪酬,这些费用都是难以取得票据,这也造成了利润虚高,企业所得税上升。
那么针对这些税收压力我们又能通过哪些税收优惠政策来解决呢?
个人独资企业扶持政策:
可以在园区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然后申请核定征收政策,核定后,所得税0.5%-2.1%,增值税1%,附加税0.06%,综合税率在3.16%以内。而且个人独资企业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股东分红税。
有限公司税收返还政策:
企业可以选择入驻园区享受园区的税收奖励扶持,入驻也不需要在当地实体办公,即可享受:
增值税,享受地方全额留存50%-90%的税收奖励扶持
企业所得税,享受地方全额留存50%-90%的税收奖励扶持
财政扶持按月返还,当月纳税,次月扶持奖励;
版权声明:文章转自《税滴石穿》公众号,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及节税方案,可关注公众号了解~
【第10篇】增值税实际税负
前言:自2023年4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率从原来的6%、10%以及16%改为6%、9%和13%,也就是说增值税税率调低1%或是3%。但针对个体企业而言,实际的增值税减负是不能达至1%或3%的。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依据计交增值税的。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额=营业收入-可抵扣的发票金额)x增值税税率,也就是说,企业实际的税负降低率=营业收入-可抵扣的发票金额)x税率下调率(1%或3%)=增值额部份x税率下调率(1%或3%)。例如,某工业企业2023年4月1日前的增值税率是16%,对外销售收入100万元,取得的可抵扣增值税发票约50万元。降税前的增值税额=(100-50)x16%=8万元,增值税税负率=8/100=8%。4月1日后,增值税额=(100-50)x13%=6.5万元,增值税税负率=6.5/100=6.5%,企业实际的税负降低率=8%-6.5%=1.5%=(营业收入-可抵扣的发票金额)x税率下调率=(100-50)x3%。也就是说,该企业在增值税税率降低3%后,税负率实际只降低1.5%.除非你企业没有任何进项税额抵扣,全交16%或10%的增值税,才能完全享受1%或3%增值税的少缴,但这种企业相信极少数的存在。因此,大部份企业都不能完全享受按收入1%或3%少缴增值税。
同时,有企业认为,既然增值税税税率下调1%或3%,那么是否意味我该少付供应商货款1%或3%,或者少收货款1%或3%.丁明先生是不认可这种观点的,因为税率虽下调1%或3%,但实际的税负下调难以达到1%或3%。如上例,税负率实际只降低1.5%,因此,企业要求供应商减低货款3%是过分要求呢。
哪种行业的税负不降反升呢
有某些行业在增值税税率下降低的情况下,增值税税负不降反升的。对于原来在销售时按6%或10%计征增值税,而使用16%抵扣增值税的企业是会让税负不降反升。例如,某物流公司在2023年4月1目前以10%的税率计征运输业的增值税,而使用16%税率的加油费维修费抵扣增值税。但2023年4月1日后以9%的税率计征运输业的增值税,加油费维修费增值税的抵扣率仅为13%,相比降税前减少抵扣2%。因此对这些低税率销售,高税率抵扣的行业(高进低出的行业),税负是不降反升的。
阅后题目:
题号(19032001)某贸易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人,主要以货物销售为主,用于抵扣增值值税也以购入的货物为主。该公司100万元营业额估计能取得60万元的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 增值税。2023年4月1日前,该种货物的增值税税率16%。请计算该物流公司在2023年4月1日后按收入计算的增值税税负的降低率是()%
更多丁明先生的文章等着你
【第11篇】增值税税负率多少合适
首先增值税的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其次,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增值税税负率均有不同,税负率是个变动的数据,即使是有相关的平均税负率参考,也不能证明偏离此数据,就一定是存在风险的。
最后,在实务中,税局仅是将横向的增值税税负率作为参考,更多的是评估企业的纵向的增值税变动率与企业的其他指标相比较,比如今年的税负与去年同期的税负变动情况,该数据会与利润率的变动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利润率和税负率增长出现倒挂,不合逻辑,就有可能会出现预警;
或者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但是增值税的税负率明显下降,也可能会列入疑点范围等等。
因此,企业不能仅根据增值税税负率的单一指标来判断是否正常,要结合各期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增值税税负率偏高并不代表着一定正常,增值税税负率偏低也不代表着一定异常。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达到预警,税局可能会结合进项税金控制额来进一步分析企业是否存在进项税的问题等。
【第12篇】增值税税负标准
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人员和老板比较在意的就是税务工作了。其中有关税负率的问题就是值得关注的。我们会担心企业的税负率控制在哪个值,才不会被相关税局查。
不少财务人员对此存有疑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有关企业税负率的问题。另外给各位财务人员也整理了各行业税负预警率表,附税负6大预警指标来作为参考,希望可以对接下来的税务处理工作有帮助吧。
一、税负率问题相关回答1、增值税税负率是什么如何计算
举例说明
所得税税负计算案例
2、增值税税负率偏低会存在有哪些风险
二、税负率达到多少才合理
三、各行业的税负预警率参考表(仅供参考)
6大预警指标
好了上述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了。关于预警税负率问题,大家还是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来定,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所以上述的税负率表只做大概参考。
【第13篇】各行业的增值税税负率
说起税负率,财务人员是需要提高警惕的!税负率如何计算?多少才不会被税局“请喝茶”?会计人员应该都知道,增值税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销售额x 100%。其中,本期应纳税额=本期销项税额-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
企业的税负率是要进行时刻监控预警的,忽高忽低,都会被视为税负率异常!所以财务人员也要自查。2023年最新各行业预警税负率表,附税务预警系统,录入进销项发票,可自动预警。
2021最新各行业预警税负率
一、增值税预警税负率
二、企业所得税预警税负率
三、增值税的6大预警指标
四、自动增值税测算表
五、利用税负率倒算成本
自动税负预警系统
增值税统计分析表
年度税负分析表
财务税负分析报表
税金交纳情况及税负率分析表
税务率计算表
……内容篇幅限制,先到这里了。
【第14篇】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率
传统制造业税负重?怎么合理、合规地降低企业的税负率?
传统制造业是我们税负率最高的行业,增值税的税负率为13%比我们的服务业与运输行业都要高出很多,这个时候对于我们企业来讲也是承担的税费比较高,我们肯定是需要正常缴纳税费的,那我们怎么在正常缴纳税费的情况下怎么减免企业吱声的税费呢?
这时候最为合理、合规的方法就是享受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即使我们在正常缴纳税费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税局的税费奖励,从而使我们企业的税负率降到最低!
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自身缴纳的税费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我们地方财政的留存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国家留存部分,现在的留存部分如下:
增值税:国家留存部分为50%;地方留存部分为50%;
企业所得税:国家的地方留存部分为60%,地方留存部分为40%;’
地方税局就是根据阶梯制度来奖励企业地方留存的30%——80%,具体的奖励比例如下:
我们企业只要在园区缴纳税费都会有一个奖励,奖励根据园区的不同奖励的时间也会不同,最长的奖励周期不会超过1个季度,到时候园区财政会直接以“企业扶持资金”的形式打到企业的对公账户上;
园区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能入驻,当然一些危化品是不行的,贸易行业一点进项没有也是不行,必须满足30%的进项,简单来讲要保证自己的增值税税负率不会超过10%,超过10%系统会预警,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
我们想要享受园区的政策就非常简单了,我们只需要在园区成立新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都可以享受税收政策!
更多政策可以关注、私信笔者,笔者会第一时间大家解决疑惑
税收筹划千千万,《优税君》为你找答案!
【第15篇】增值税税负率怎么算
增值税税负是指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占当期销售额的比例,主要分为本期增值税税率和本年累计增值税税负率,不考虑小规模纳税人以及涉及出口、免税等特殊业务的一般纳税人。
计算可参考以下公式:
本期增值税税负率=应纳税额合计本月数/增值税销售收入本月数*100%
增值税本年累计税负率=应纳税额合计本年累计数/增值税全部销售收入本年累计数*100%
不同行业正常经营会有一个税负的区间,这个区间就是正常税负值,超过这个区间就是预警税负期间,企业的税负率若在这个预警税负期间内,就要注意,税务机关很可能会来找你核实情况!税务机关会定期对每个行业的税负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把当期的税负和往期的税负进行对比来判断行业税负是否合理或者纳税人是否存在偷漏税现象。
税负率常见问题:
1、税负率偏低是以什么数据为基础进行判断?
以同行业同地区的税负率作比较。“同行业”是指根据2017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分到中类(小类正常涉及企业较少,中类数据量较大更具有参考意义),“同地区”是指企业主管税务机关所在的地级市或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区级(比如河北省细分到石家庄市、唐山市等;深圳市细分到福田区、罗湖区等)。
2、行业税负率有固定标准吗?
税负率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企业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期间,税负率也有所差异。如加计抵减政策的执行,四大服务行业对应的税负将会比以往年度有所下降。
3、税负率太高有没有问题?
企业税负率太高对企业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当前期间增值税税负率较高,意味着当期缴纳的税款多。在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如果下个期间突然下降明显,会让税局怀疑企业是否存在问题。
注意:
(1)税负率与同行相比不要相差太大,个人建议保持在上下20%-30%之间。如同行同区为1%,建议企业保持在0.7%-1.3%之间,尽量接近1%。
(2)税负率不要仅看当期与本年累计,建议结合企业的上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在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与自身上年同期相比不要波动太大。
(3)如果税负偏低或者偏高是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税务机关来核查时,不要慌乱,更不要自作聪明的调账去刻意迎合,老老实实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配合检查人员提交凭证、账簿、报表等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资料,多和税务机关沟通,确实是企业存在问题的,知错就改,并引以为戒。
【第16篇】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企业类别
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
明细
销售(生产)企业
建筑业
现代服务
小规模(正常)
小规模(疫情减免)
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
13%
9%
6%
3%
1%
含税收入
300,000.00
200,000.00
100,000.00
100,000.00
100,000.00
不含税收入(应税销售收入)
265,486.73
183,486.24
94,339.62
97,087.38
99,009.90
销项税
34,513.27
16,513.76
5,660.38
2,912.62
990.10
应交增值税
28,513.27
10,513.76
660.38
2,912.62
990.10
本月可抵扣进项税
6,000.00
6,000.00
5,000.00
税负率
10.74%
5.73%
0.70%
3.00%
1.00%
说明:1、含税收入、可抵扣进项税是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的
2、不含税收入、销项税、应交增值税、税负率都是自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