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系经营范围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公司知识 > 增值税

缴纳增值税(16篇)

发布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75

【导语】缴纳增值税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缴纳增值税,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缴纳增值税(16篇)

【第1篇】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怎么交?增值税是如何计算的?

有老板搞不懂增值税到底应该怎么交,

那我们来看看增值税,它的基本原理。

增值税到底应该怎么缴纳的呢?

现在举例说明:

如果公司销售了一批货物,

取得了货款226万,

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讲,

这226万就是,我的货给他了,

他给了我226万块钱,

也就是说,我这批货就卖了226万。

但事实上,

把税收加进去,它的原理不是这样。

这个原理是什么呢?

假如我们这批货卖了226万,

其实我们这批货没有卖到226万,

我们卖了多少钱呢?

把226万除上1+13%的增值税税率,

等于200万。

也就是说,我的货只卖了200万,

但是别人明明给了我226万块钱,

那这26万是什么呢?

是我们的购买方,

在购买我们200万货物的同时,

也向国家交了13%的增值税,

这样加起来才是226万。

也就是说,

我们出售的这批货物,

我们收到的226万货款当中,

其中200万是我们的货款,

另外的26万是他要交给国家的税款,

只不过是国家委托我们收到而已。

那么这个26万的货款,我们就应该交给税务机关。

但是要把这26万全部交给税务机关,

也不对,

为什么呀?

因为这批货本来也是我买来的,

我买这批货花了113万,

按照税收原理,他的货没有113万,

他同样是把这113万除上1+13%,等于100万,

也就是说,我们买货只花了100万,

另外我还付了13万的增值税,

他们也替国家向我们收了13万的增值税,

这样一来,

假如我这个月只做了这两笔业务,

在我买货的时候我交了13万增值税,

那如何证明自己交了13万呢?

这就需要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来证明,

就是在向对方购货的时候,

对方要给你开一张专用发票,

税款是13万,这就叫进项税额。

另外,

销货时,我们替国家收了26万税款,

这个叫做销项税额。

那么这个月要缴纳的税tkm额是多少呢?

把26万减去增值发票上的13万,

然后你还要给税务局交13万,

因为这13万是你代表税务局收的,

所以你要把这13万交给税务局。

这就是增值税征收的一个基本原理。

所以说,如果有增值税不交,那就是偷税,

为什么?

因为这26万从一开始就不是你的,

就是你代表国家收的,

你应该把它足额的交给国家,

这就是增值税征收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2篇】增值税怎么缴纳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向国家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到底是谁交的,交了多少,税务局如何征收的,老板为什么总想着要偷逃税,你了解吗?下面我举例说明增值税的原理以及国家征税的逻辑(假设下例中的供货商a及销售商b都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到的增值税进项发票都符合要求正常抵扣,最后的购买者为个人c)。

思考1b从供应商a处买了一件羊毛衫,a预想的售价是100元,b付的钱是100元吗?

答案1)不是哦,a开了100元销售额(不含税价)的发票,税务局知道a开了发票,马上就会让a缴纳100元价值商品所对应的增值税13元(100*销售商品增值税率13%),所以a开出来的发票总金额不是100元,而是113元(含税价)。当然ab收款也是收113元。

思考2)这13元的增值税是谁真实掏出来的,通过谁的手交给税务局的?

答案213元出自于b的口袋,但是是通过a交给税务局的。

接下来b把羊毛衫卖给了消费者cb预设的卖价是300元。

思考3)根据上面的两个提问,请回答b如何开发票,如何收款?

答案3)这里直接给答案了,逻辑如上:b开发票的金额是339元(300+300*13%),c实际向b付款339元。但其中的39元税款,由于b开了发票,税务局立刻会根据发票上的税额39元向b收取税款。

发现没有,税务局是以票控税的,开了发票,税务局就知晓了,就会来收税。这也是现实中为什么很多公司不开发票的原因,不开发票,税务局不知道收入的发生,也就不会来收税,如果商家不主动自觉报税,这部分税款就流失了。

让我们加大难度,再进一步思考:

思考4)这笔业务税务局一共收了多少税,分别是谁掏出来的,谁缴纳的,谁吃亏了?

答案4)税务局一共收了13+39=52元的增值税,分别是b掏了1313交给了a,通过a的手交给了税务局;c掏了3939交给了b,通过b的手交给了税务局。问题来了,羊毛衫总的增值额是0300元,总的增值税是(300-0*13%=39元,税务收了52元,多收了13元。而c作为最终消费者,承担了整个增值额300对应的39元的税收,而b重复缴纳了100-0=100对应的增值税13元。这里有点绕脑子了,停下来仔细想想。

请大家记住结论:增值税是个链条税,由最后一个接棒者也就是c全额承担,那么链条上的所有前序环节实际都不承担一分钱的增值税,因为他们增值额对应的增值税都从他们的下手手上收回来了,所以增值税一直在向下手转嫁,最终的那个人c默默承担了全部的增值税。那么问题来了,刚才的b是不是吃亏了,他自己口袋里掏了13元通过a交给税务局,这个税他不该承担,税务局也确实多收了13元。所以怎么办呢,b跳起来了,认为不公平,税务局说别急,你不是交了13元吗,给你抵扣掉就是了。你收了c39元,抵扣掉你已经交的13元,你实际给我26元就行,不用给我39那么多,我不占你便宜。那么这个可以抵扣的13元以什么作为依据来抵扣呢呢,当然还是发票,也就是b的上家a开给他的发票,发票上证明了他交过13元,税务根据发票允许他抵扣(a开给b的发票,就叫进项发票)。这带来了现实中第二个常见的现象:商家为了少交增值税,虚假购买供应商的发票,从而拿着这些虚开的发票抵扣增值税从而达到少交当期增值税的目的。

冷静总结一下:降低增值税的两种违法的方法就是:1)销售者不开发票减少销项税额;2.销售者虚构成本发票增加进项税额。因为当期要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39-进项税额13=26元(以b为例)。再次强调:这两种方法都是违法的,千万引以为戒!

爱动脑子的你有没有思考过:

思考5)国家干嘛这么麻烦,干嘛不直接a的增值额100-0=100,直接收他100*13%=13元,b的增值额300-100=200,直接收他200*13%=26元,不是干脆又简单吗?

答案5)要考虑税收征收的实际难度啊,多少商家会如实申报自己的增值额呢?国家税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叫有利征收原则,换言之,征收要对国家而言方便,税款不能流失是重中之重。所以大家想想国家设置收税流程的逻辑:是不是国家根据商家开的发票,只有可能多收税款13+39=52,最差就是不多不少征收13+26=39。如果b没有申报抵扣那13元进项税额,国家就多收了13元,如果b正常申报抵扣了13元进项税额,国家刚好足额收到应收的增值税39元。国家设计税收征管的逻辑线条是不是特别的清楚优秀,保证了税款的足额收缴国库。

如果你坚持看到了这里,再思考最后一个问题:

思考6)老板为什么总想着偷逃税?

答案6)且不论我国的税负确实是高,苛政猛于虎嘛,历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b公司老板认为他的利润=339-113=226元(含税价),但实际26元是交给国家的增值税啊,会计的真实利润=300-100=200元(不含税价)。会计告诉老板,26元要交增值税,老板当然觉得是国家拿了他的利润,然后就开始动歪脑筋想着怎么把这个税收捞进自己的口袋里了……

千万记得:少开发票以及购买虚开的进项发票都是违法的,千万不要踏增值税的红线!

你对增值税有大概了解了吗?

【第3篇】缴纳增值税分录

本文来源于会计网(http://www.kuaiji.com/),若想了解更多会计政策、账务税务实操、考证信息,可以搜索100多万会计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会计网(id:wwwkuaijicom),获取最有价值的行业信息!

关注公众号【会计网注册会计师】,后台回复“50”,获取50套会计常用公式+财务成本管理的110个公式+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以下统称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一.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①原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在这种方法下,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允许抵扣销项税额。在购进阶段,会计处理时实行价与税的分离,属于价款部分,计入购入商品的成本;属于增值税税额部分,按规定计入进项税额。

②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増值税”“未交増值税”“预缴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其中,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商品时应交纳的増值税额在“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

③不动产分期抵扣:根据财税(2016)36号等文件规定,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

2023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23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④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在销售阶段,销售价格中不再含税,如果定价时含税,应还原为不含税价格作为销售收入,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作为销项税额。

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当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发生销售退回的,应根据按规定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⑤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企业提供应税服务,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价款的,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⑥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

⑦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等

导致原已计入进项税额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将进项税额转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般纳税人购进时已全额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等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40%部分应于转用当期转出,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原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改变用途等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应当在用途改变的次月调整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并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或者摊销。

⑧转出多交増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为了分别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増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増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税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情况,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増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月份终了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増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増值税)”科目。

⑨交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预缴増值税,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増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増值税”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増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

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小规模纳税企业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来源:xiaochenshuiwu

【第4篇】公司增值税怎么缴纳

分公司如何进行报税?作为财务又该注意哪些呢?

本文以通俗易懂的表述来说一下分公司的报税,因此需要舍弃一些晦涩难懂的精确表达,请大家耐心看完整篇文章哦~

首先分公司在工商注册的时候要选择独立核算还是非独立核算,注意是否是独立核算是在工商注册阶段作出的认定,跟后续的税务认定不存在必然关系。也就是说就算你工商注册阶段选择了非独立核算,后续税务登记的时候,税务机关也可能给你核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要你按期申报。

如果分公司只是承担某一部门职责,比如仓储、营销等,那么应该选择非独立核算。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不论与总公司是跨省还是跨县(市),在分公司税务登记的时候做好沟通,不能让税务机关核税时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给咱核上了。分公司如果有员工,那么申请个税核定,每月申报个税即可,分公司也不得对外开票。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27号文第五条“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汇总纳税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注意各地可能需要办理的手续不一样,需要咨询当地税务局。

如果分公司能独立产生经营收入,那么应该选择独立核算。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一般独立核算纳税,如果希望由总公司汇总纳税的,

需要区分为以下三种情形处理:

情形1:总分公司属于同一县(市)

增值税:可以申请由总机构统一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汇总缴纳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一般是可以由总公司汇总纳税的,但是具体的执行情况需要跟当地税务机关沟通。

情形2:总分公司跨县(市),但是在同一省内

增值税:总分公司不在同一县(市)的,但在同一省的,经省财政厅、国家税务局(注意不是国家税务总局)审批同意,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依据:财税〔2012〕9号。

企业所得税:仅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参照2023年第57号公告规定联合制定。注意:跨县不跨省的,由省级税务机关制定管理办法,一般也是可以“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

情形3:总分公司跨省的

增值税:总分机构跨省的,需要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才可以汇总缴纳增值税(依据:财税[2013]74号)。但是这个“汇总缴纳”并不代表分公司不在当地缴纳增值税了,汇总缴纳的意义在于总分机构的销项和进项可以汇总起来计算应交税额,这样起到节税的作用。

那么分公司如何在当地缴纳增值税呢?分为预缴和清算两个阶段。在年度期间,分公司按照自己的销售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预征率,计算出每期应该预缴的增值税。年度终了后,总分公司按照各自销售收入占比和总机构汇总的上一年度应交增值税税额计算,意思就是总分公司按照销售收入分摊应交的增值税,如果算出来分公司应该补缴,那么分公司在以后预缴时一并补齐税款,如果算出来分公司多缴了,可以在以后预缴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实行汇总纳税管理,即汇总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依据是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57号文。注意:1.总分公司都要在当地税务机关做备案 2.分公司需要在当地预缴税款,具体金额由总公司统一计算分摊。

注意独立核算的分公司,不论是否选择汇总纳税,都需要有报税的动作,只是报税金额一个由自己确定另一个由总公司确定。

感谢您的阅读,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获取实用好文章!

「理个税」提供最专业财税资讯及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管家服务。

来源:世杰财税笔记

【第5篇】企业缴纳增值税

政策解读:将实行统一核算的总分支机构之间或者分支机构之间跨县(市)移送货物用于销售纳入视同销售的范围,目的是划分不同税务机关之间的税源。如果跨县(市)移送的货物是用于销售,那么货物移出机构移送货物的行为应视同销售,征收一道增值税;受货机构销售接受的货物,还要再征一道增值税,如果受货机构为一般纳税人,其从货物移出机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如果跨县(市)移送的货物不满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7号)列举的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我们应当将总分机构看作一个整体,在总分支机构共同参与下,货物的所有权才转移给购买方,销售货物实现,此时只有一个货物流转环节,只应该征收一道增值税,按照国税发[1998]137号文件的规定,纳税人是总机构。

案例解析:企业将生产的货物发往全国各地分支机构销售,如何缴纳增值税?

生产企业在全国跨县市设立非独立核算的销售机构共有50处。该生产企业将生产的产品发送到全国各地销售机构,销售机构招揽消费者免费体验,通过发送礼品、专家促销等方式将保健床销售给消费者,并收取消费者货款。在产品保修期内,如果产品发生故障,销售机构负责免费上门维修。请问:生产企业销售的产品,应如何缴纳增值税?

答: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二)销售代销货物;(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7号)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第(三)项所称的用于销售,是指受货机构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营行为:(一)向购货方开具发票;(二)向购货方收取货款。受货机构的货物移送行为有上述两项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生产企业的销售机构向购买方收取货款,满足国税发[1998]137号规定的“用于销售”条件,另外跨县市设立的销售机构与生产企业实行统一核算,因此,生产企业向销售机构移送产品满足《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三)项所列“不在同一县市”“统一核算”“用于销售”三个条件,货物的移送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移出机构需要缴纳增值税。各地的销售机构发生了销售货物的行为,也应该缴纳增值税,如果销售机构是一般纳税人,其生产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总机构移出货物的会计处理:

借:库存商品-个地销售机构仓库

贷:库存商品-总机构仓库

纳税申报:将移出货物的销售额填入附列资料(一)销售情况明细第1行“13%税率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相关列次,并形成主表第1栏的其中数。

【第6篇】缴纳上月增值税的分录

设置会计科目:

篇末更多增值税专题学习资料包免费领取!

常用二级科目详细说明:

篇末更多增值税专题学习资料包免费领取!

篇末更多增值税专题学习资料包免费领取!

日常经济业务增值税核算会计分录:

1.采购货物:

借:原材料/材料采购/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发生退货时做相反会计分录)

发生业务增值税不符合增值税可抵扣规定条例时,所所购货物和应税劳务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可抵扣,不螚再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科目,直接算入所购材料货物或应税劳务成本中

2.销售货物确认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3.购买可抵税物品(如税控盘):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银行存款

4.月末缴纳上月增值税款: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5.购入固定资产:

对于一般生产型企业,增值税进项不可抵扣,增值税处理: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价值+增值税进项+使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发生的相关税费)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生产型企业固定资产增值税不得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科目,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购入固定资产增值税符合规定,允许抵扣时: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区分固定资产购入和转让增值税处理:

篇末更多增值税专题学习资料包免费领取!

篇幅有限,所以今天给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有需要更多详细的增值税专题学习权限的同学,查看文末,即可免费领取哈!!!

篇幅有限,更多增值税专题学习资料包篇末免费领取!

领取方式:

1.下方评论区留言:学习。并转发收藏

2.点击小编头像,私我回复:资料,即可免费领取!

【第7篇】增值税缴纳时间

自2023年4月1号两会结束后,受疫情影响,国家对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提供了政策福利:2023年4月1号至2023年12月31号免增值税,快看看的你的公司是不是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下面给大家分析怎么免增值税的:

第一:什么情况下需要缴纳增值税

①甲企业与乙企业之间进行业务合作,乙方支付一笔款项给甲方,甲方需要开增值税发票给到乙方,则甲方需要缴纳增值税

②乙方不需要甲方的发票,甲方也没有开发票,这个时候视同确认收入,也需要缴纳增值税

第二:小规模纳税人怎么免增值税

①增值税分两种:一是增值税普通发票;二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3%。

②增值税普通发票500万以内免增值税;不得超过500万,因为一旦超过,强制升级为一般纳税人,则无法享受享受免税政策。

③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免。开多少直接乘以3%缴纳增值税。

④增值税免税的界定,举例:增值税普通发票开了400万,增值税专用发票开了100万,则400万免税,100万不免,二者合计不得超过500万。

第三:增值税缴纳时间

①按季度申报的企业: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的15号之前缴纳税款;

②按月度申报的企业:每月的15号之前缴纳税款。

更多问题欢迎咨询,关注我,欢迎体验优质财税服务!!!

【第8篇】小规模纳税人如何缴纳增值税

一、月销售额不超过15万元/季销售额不超过45万元

适用情形:

(1)申报增值税,则月不含税销售额(扣除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超过15万元

(2)申报增值税,则季不含税销售额(扣除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超过45万元

1、未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

温馨提示:增值税申报表零申报即可。

例如:某企业2023年1季度未开具增值税发票,也未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则增值税申报表如下:

2、开具了增值税普通发票,但未开具过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如:某企业2023年1季度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的金额是74600元,不含税销售额是73861.4元,且2023年1季度无不动产销售额,则2023年1季度免征增值税。增值税申报表如下:

3、全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如:某企业2023年1季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是74600元,不含税销售额是73861.4元,且2023年1季度无不动产销售额,则2023年1季度缴纳增值税=74600-73861.4=738.6元。

温馨提示:增值税属于流转税;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只有小规模纳税人缴纳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进项税额才能抵扣。

增值税申报表如下:

4、同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

例如:某企业2023年1季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是321227元,不含税销售额是318046.54元;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的金额是95700元,不含税销售额是94752.48元;2023年1季度无不动产销售额,则2023年1季度缴纳增值税=321227-318046.54=3180.46元。

温馨提示:只是针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申报表如下:

二、月销售额超过15万元/季销售额超过45万元

适用情形:

(1)申报增值税,则对月不含税销售额(扣除不动产的销售额)超过15万元,全额缴纳增值税(2)按申报增值税,则对季不含税销售额(扣除不动产的销售额)超过45万元,全额缴纳增值税

例如:某企业2023年1季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是840000元,不含税销售额是831683.16元,且2023年1季度无不动产销售额,则2023年1季度缴纳增值税=840000-831683.16=8316.84元。增值税申报表如下:

【第9篇】缴纳增值税账务处理

中国现行的税种共18个种,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环保税。

那么,这些税种的账务处理方式,你们都了解吗?考呀呀今天就把以下内容分享给你们,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需就其全球收入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应交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贷:应缴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实际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消费税

为了正确引导消费方向,国家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消费税的征收方法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方法。

企业销售产品时应交纳的消费税,应分别情况迸行处理:

企业将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外销售的,对外销售产品应交纳的消费税,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1)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交的消费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企业用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非生产机构、长期投资等其他方面,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应计入有关的成本。例如,企业以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项目,应交的消费税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营业外支出/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

贷: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

3)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于委托方提货时,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税款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

4)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方应将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成本

借:委托加工材料/主营业务成本/自制半成品等科目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5)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允许抵扣的,委托方应按代扣代缴的消费税款

借: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6)企业进口产品需要缴纳消费税时,应把缴纳的消费税计入该项目消费品的成本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7)交纳当月应交消费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等

8)企业收到返还消费税

借:银行存款

贷:税金及附加

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以下统称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①原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在这种方法下,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允许抵扣销项税额。在购进阶段,会计处理时实行价与税的分离,属于价款部分,计入购入商品的成本;属于增值税税额部分,按规定计入进项税额。

②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増值税”、“未交増值税”、“预缴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其中,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商品时应交纳的増值税额在“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

③不动产分期抵扣:根据财税(2016)36号等文件规定,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2023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23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④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在销售阶段,销售价格中不再含税,如果定价时含税,应还原为不含税价格作为销售收入,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作为销项税额。

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当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发生销售退回的,应根据按规定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⑤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企业提供应税服务,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价款的,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⑥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

⑦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等,导致原已计入进项税额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将进项税额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般纳税人购进时已全额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等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40%部分应于转用当期转出,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原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改变用途等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应当在用途改变的次月调整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并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或者摊销。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

⑧转出多交増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为了分别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増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増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税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情况,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増值税”明细科目

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増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当月多交的增值税

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増值税)

⑨交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或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银行存款

企业预缴増值税:

借:应交税费——预交増值税

贷:银行存款科目

月末:

借:应交税费——未交増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小规模纳税企业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环保税

《环境保护税法》中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环境保护税。

1)计算出环境保护税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环境保护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环境保护税

贷:银行存款

2)环境保护税不定期计算申报的会计处理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资源税

资源税是国家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我国对绝大多数矿产品实施从价计征。企业按规定应交的资源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资源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缴税费——应交资源税

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银行存款等

企业如收到返还应交资源税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税金及附加

土地增值税

土地増值税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取得增值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税按照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这里的增值额是指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在会计处理时,企业交纳的土地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核算。

1)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应由当期收入负担的土地増值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转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与其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转让时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3)企业在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按税法规定预交的土地増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増值税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4)待该项房地产销售收入实现时,再按上述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该项目全部竣工、办理结算后进行清算,收到退回多交的土地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5)待该项房地产销售收入实现时,再按上述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该项目全部竣工、办理结算后进行清算,补交的土地増值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増值税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房产税

房产税是国家对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的由产权所有人交纳的一种税。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额计算交纳。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房产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房产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贷:银行存款

土地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是国家为了合理利用城镇土地,调节土地级差收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强土地管理而开征的一种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土地使用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土地使用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使用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使用税

贷:银行存款

车船税

车船税由拥有并且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交纳。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车船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车船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贷:银行存款

印花税

印花税是对书立、领受购销合同等凭证行为征收的税款,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的交纳方法。由于企业交纳的印花税,是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以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的方法交纳的税款。

1)按合同自贴花: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预先购买印花税票,待发生应税行为时,再根据凭证的性质和规定的比例税率或者按件计算应纳税额,将已购买的印花税票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并在每枚税票的骑缝处盖戳注销或者划销,办理完税手续。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会发生应付未时税款的情祝,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金额,同时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企业交纳的印花税可以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2)汇总缴纳:同一种类应纳税凭证,需频繁贴花的,应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印花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印花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3)企业按照核定征收计算缴纳印花税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印花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印花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城市维护建设税

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国家开征了城市维护建设税。

在会计核算时,企业按规定计算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实际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银行存款

企业所得税

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有关所得税法及其细则的规定需要交纳所得税。

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当期应计入损益的所得税,作为一项费用,在净收益前扣除。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企业所得税”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该明细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预缴的企业所得税;贷方发生额,反映按规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或预缴的企业所得税。

1)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或预缴的所得税账务处理。其中符合条件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企业等优惠税率类型企业,按照优惠税率计算应缴的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

2)交纳当期应交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3)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说通俗点就是,因会计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当期多交企业所得税税,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增加,即未来少交企业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日确定或者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时账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以后年度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耕地占用税

耕地占用税是国家为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农用耕地而征收的一种税。耕地占用税以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计锐,按照规定税额一次征收。企业交纳的耕地占用税,不需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企业按规定计算交纳耕地占用税时

借: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科目

贷:银行存款

车辆购置税

车辆购置税是对所有购买和进口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行为,按计税价格10%征收的一种税。

按规定缴纳的车辆购置税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企业购置免税、减税车辆后用途发生变化的,按规定应补缴的车辆购置税:

借:固定资产(红字)

贷:银行存款

契税

土地使用权或房屋所有权的买卖、赠与或交换需按成交价格或市场价格的3%至5%征收契税。纳税人为受让人。其中计征契税的成交价格不含增值税。

按规定缴纳的契税

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文化事业建设费

文化事业建设费是国务院为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拓展文化事业资金投入渠道而对广告、娱乐行业开征的一种规费。

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计费销售额的3%计算应缴费额,计费销售额含增值税。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缴税费——应交文化事业建设费

实际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应缴文化事业建设费

贷:银行存款

水利建设基金

计算应交时

借:管理费用-水利建设基金

贷:应缴税费-应缴水利建设基金

实际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应缴水利建设基金

贷:银行存款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计算应交时

借:管理费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贷:应缴税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实际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贷:银行存款

【第10篇】股权转让是否缴纳增值税

自然人股权投资税务系列之二

2023年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需要缴纳增值税的经济业务所涵盖范围大大增加,股权(股票)转让也被涉及,所以在股权投资中对增值税缴纳的了解就非常有必要。

本文将着重列示在股权(股票)转让中有关增值税的纳税规定,以供投资人在选择何种持股主体时予以分析和参考。

一、增值税的纳税主体

根据财税[2016]36号《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在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

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

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根据财税[2016]36号的规定,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单位和个人

二、增值税的应税行为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之《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转让有价证券属于“销售服务”中的“金融服务”中的“金融商品转让”,因此转让有价证券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行为。上市公司股票属于有价证券,因此上市公司股票转让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为。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票属于有价证券,对其买卖行为应缴纳增值税。

【湖北税务】转让新三板股票是否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时间:2021-11-23

根据规定,非上市企业未公开发行股票,其股权不属于有价证券,因此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9号)规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股票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为非上市公众公司。

综合上述规定,新三板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因此转让新三板股票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无需缴纳增值税。请问该理解是否准确?

湖北税务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答复:您好!您提交的问题已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回复如下:

经转办,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证券交易市场。在“新三板”挂牌的股票,具有等分化、可交易、公允定价等特点,属于有价证券。企业转让“新三板”挂牌的股票,应按照“金融商品转让”缴纳增值税。

综上所述,请您直接联系当地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由其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贵单位实际经营情况实事求是来认定。

非上市、非挂牌公司的股权不属于有价证券,因此股权转让不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范围,无须缴纳增值税。

三、税率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与本文所述应税行为有关的认定两种纳税人的标准应是“连续12个月500万元的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转让金融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6%;

小规模纳税人转让金融产品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

四、销售额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根据此规定,金融商品转让的销售额,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销售金额,二是卖出价和买入价的差额。即:

金融商品销售额 = 金融商品卖出价 - 买入价

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择按照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53号第五条之规定,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发行价为买入价。因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形成的限售股,以及股票复牌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股票停牌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买入价。

转让金融商品出现的正负差,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相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

金融商品转让,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五、税收减免

(一)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第一条第(二十二)款第5项之规定,转让金融商品免征增值税的情形如下

1.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委托境内公司在我国从事证券买卖业务。

2.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单位和个人)通过沪港通买卖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

3.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单位和个人)通过基金互认买卖内地基金份额。

4.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

5.个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让业务

目前没有关于股份公司、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个独企业、资管产品管理人等转让股票减免缴纳增值税的规定。

(二)根据国税公告[2021]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第一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45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

(三)根据财税[2022]年第15号公告,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

销售有价证券适用3%征收率,所以小规模纳税人在2023年12月31日前销售有价证券,免征增值税。

到期后,关注优惠政策是否会有新的优惠政策出台。(本文完)

【第11篇】增值税计提和缴纳会计分录

导读:缴纳当月增值税会计分录如何编制?刚接触财务的会计新手可能对增值税的了解不是很全面,下面整合了一些精华内容,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掌握这一层面的知识。具体的会计分录已经在下文中列出,欢迎阅读!

缴纳当月增值税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1.如果缴纳是当月的增值税那么直接做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如果是上个月的增值税,那么期末将贷方应交的销项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中,表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在实际缴纳时再转入已交税金明细科目中转销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本月计提增值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如果是小规模:

借:主营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各项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

借:预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各项

货:主营业务收入

【第12篇】缴纳上月增值税会计分录

点击关注“税小课”,获取最实用的财税知识。

一、应交税费的二级科目

(一)计入税金及附加

借:税金及附加

贷: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以上为与收入有关的应交税费明细科目,注意:如果处置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房产,土地增值税对应的借方科目为“固定资产清理”,如果在处置固定资产就直接计算了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对应的借方科目为“固定资产清理”;如果处置作为无形资产管理的土地使用权,土地增值税对应的借方科目为“营业外支出”,如果在处置无形资产就直接计算了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对应的借方科目为“营业外支出”。

(二)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应交税费——应交保险保障基金

(三)计入其他科目

1、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相反分录

2、个人所得税

(1)计算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润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四)增值税有关的二级科目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详见后)

2、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月份终了,将当月发生的应缴增值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月份终了,将当月多缴的增值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当月缴纳上月应缴未缴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3、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1)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2)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3)全部调帐事项入帐后,若本科目余额在借方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4)全部调帐事项入帐后,若本科目余额在贷方

a.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b.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且等于或大于这个贷方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c.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小于这个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4、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1)转出留抵时: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以后允许抵扣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5、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新纳入试点纳税人转让不动产、不动产经营租赁、建筑服务、销售自行开发房地产(以下简称四大行业)预缴增值税,同时需要预缴城建税等附加税费时: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等

6、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经典例题:2023年6月,纳税人购进办公楼办公用,金额10000万元,进项税额1100万元,分10年计提折旧,无残值。6月所属期抵扣1100*60%=660万元,另440万待2023年6月抵。

(1)6月购进办公楼时: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60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440

贷:银行存款 11100

(2)7月起计提折旧,每月折旧金额 10000÷20÷12=41.67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办公楼 41.67

(3)若未改变用途,2023年6月,剩余40%部分达到允许抵扣条件。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40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440

(4)若中途改变用途,假设2023年10月,将办公楼改造成员工食堂,用于集体福利了。

首先计算不动产净值率:

不动产净值率=〔 10000 万元-10000 万元÷( 10×12)×4〕 ÷10000 万元=96.67%

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100 万元×96.67%=1063.33 万元

比较:1063.33 万元>660 万元,660 万元应于 2016 年 11 月申报期申报 10 月属期增值税时做进项税转出;该 660 万元应计入改变用途当期“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科目核算。剩余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差额处理差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1063.33 万元-660 万元=403.33 万元,该 403.33 万元应于转变用途当期从待抵扣进项税额中扣减。

①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66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60

②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403.33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403.33

③2023年6月,剩余部分达到允许抵扣条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6.67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36.67

7、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

(1)取得专用发票时:

借: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认证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3)领用时:

借: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假设某企业提供建筑服务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时点早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点的:

借:应收帐款等

贷:工程结算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1)差额征税时:

①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②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主营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2)处置固定资产时

①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②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银行存款

③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营业外收入

(3)“四大行业”选择简易计税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银行存款

10、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也适用)

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转让金融商品出现的正负差,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相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

(1)产生转让收益时: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2)产生转让损失时: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投资收益

(3)交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4)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余额: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11、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也适用)

借: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

应交税费——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无)

贷: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

实际缴纳代扣代缴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二、不在应交税费核算

1、印花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2、耕地占用税

借: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3、车辆购置税的核算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4、契税的核算

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以上不需要预计缴纳的税金不在应交税费核算。

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一)借方专栏

1、进项税额

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如:借: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红字金额 贷:原材料

2、已交税金

交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3、减免税款

核算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贷:营业外收入。

企业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销项税额抵减

借: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6、转出未交增值税

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二)贷方专栏

1、销项税额

退回销售货物应冲减的销项税额,只能在贷方用红字登记销项税额科目。

2、出口退税

(1)生产企业

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外贸企业

计算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出口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进项税额转出

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4、转出多交增值税

核算一般纳税人月终转出多缴的增值税。由于多预缴税款形成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才需要做这笔分录,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对于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而形成的借方余额,月末不进行账务处理。

注: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也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但不设置若干专栏。小规模纳税人应交税费下共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三个明细科目。

不想错过精彩推送?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哦

【第13篇】应缴纳的增值税

特别关注:销售服务、销售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一)非经营活动——不缴增值税:

1.行政单位收取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2.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取得工资的服务;

3.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为员工提供应税服务。

(二)不属于境内提供销售服务或无形资产——不缴增值税

1.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销售完全在境外发生的服务。

2.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销售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无形资产。

3.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出租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动产。

(三)销售服务(7项)

一、一般规定

行业

应税服务

具体内容

1.交通运输业

(1)陆路运输服务

包括铁路、公路、缆车、索道、地铁、城市轨道、出租车等运输

(2)水路运输服务

远洋运输的程租、期租业务,属于水路运输服务

(3)航空运输服务

航空运输的湿租业务,航天运输,属于航空运输服务

(4)管道运输服务

通过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固体物质的运输服务

2.邮政业

(1)邮政普遍服务

函件、包裹等邮件寄递,以及邮票发行、报刊发行和邮政汇兑等业务活动

(2)邮政特殊服务

义务兵平常信函、机要通信、盲人读物和革命烈士遗物的寄递等业务活动

(3)其他邮政

邮册等邮品销售、邮政代理等活动

3.电信业

基础电信服务

利用固网、移动网、互联网提供语音通话服务,及出租出售宽带、波长等网络元素

增值电信服务

提供短信、电子数据和信息传输及应用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等

4.建筑业

(1)工程服务

新建、改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作业

(2)安装服务

包括固话、有线电视、宽带、水 、电、燃气、暖气等经营者向用户收取的安装费、初装费、 开户费、扩容费以及类似收费

(3)修缮服务

对建筑物进行修补、加固、养护、改善

(4)装饰服务

修饰装修,使之美观或特定用途的工程

(5)其他建筑服务。

如钻井(打井)、拆除建筑物、平整土地、园林绿化等

5.金融服务

(1)贷款服务

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人,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业务取得的利息。

特殊:以货币资金投资收取的固定利润或者保底利润。

(2)直接收费金融服务

包括提供信用卡、基金管理、金融交易场所管理、资金结算、资金清算等

(3)保险服务

包括人身保险服务和财产保险服务。

(4)金融商品转让

包括转让外汇、有价证券、非货物期货和其他金融商品所有权的业务活动。

6.现代服务业

(9项)

(1)研发和技术服务

包括研发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工程勘察勘探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如气象服务、地震服务、海洋服务、测绘服务、城市规划、环境与生态监测服务等专项技术服务)

(2)信息技术服务

包括软件服务、电路设计及测试服务、信息系统服务、业务流程管理服务

(3)文化创意服务

包括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和会议展览服务

(4)物流辅助服务

包括航空服务、港口码头服务、货运客运场站服务、打捞救助服务、装卸搬运服务、仓储服务、收派服务

(5)租赁服务

(1)形式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范围包括动产、不动产。

(2)经营性租赁中:

①远洋运输的光租业务、航空运输的干租业务;

②将不动产或飞机、车辆等动产的广告位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用于发布广告;

③车辆停放服务、道路通行服务(包括过路费、过桥费、过闸费等)。

(6)鉴证咨询服务

包括认证服务、鉴证服务和咨询服务

如:会计税务法律鉴证、工程监理、资产评估、环境评估、房地产土地评估、建筑图纸审核、医疗事故鉴定等

(7)广播影视服务

包括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制作服务、发行服务、播映(含放映) 服务

(8)商务辅助服务

包括企业管理服务、经纪代理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安全保护服务。

如:金融代理、知识产权代理、货物

运输代理、代理报关、法律代理、房地产中介、婚姻中介、代理记账、拍卖等

(9)其他

7.生活服务业

(6项)

(1)文化体育服务

包括文艺表演、比赛,档案馆的档案管理,文物及非物质遗产保护,提供游览场所等

(2)教育医疗服务

教育服务,是指提供学历教育服务、非学历教育服务、教育辅助服务的业务活动

(3)旅游娱乐服务

(4)餐饮住宿服务

(5)居民日常服务

包括市容市政管理、家政、婚庆、养老、殡葬、护理、美容美发、按摩、桑拿、沐浴、洗染、摄影扩印等服务。

(6)其他

销售无形资产

1.含义: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业务活动。

2.范围:包括技术、商标、著作权、商誉、自然资源使用权和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

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包括基础设施资产经营权、公共事业特许权、配额、经营权(包括特许经营权、连锁经营权、其他经营权)、经销权、分销权、代理权、网络游戏虚拟道具、域名、肖像权、冠名权、转会费等。

销售不动产

1.含义: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业务活动。

2.在转让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时一并转让其所占土地的使用权的,按照销售不动产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1.50万元;80万元;500万元

2.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税务机关代开发票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程序:

1.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表》 ,并提供税务登记证件。

2.纳税人填报内容与税务登记信息一致的,主管税务机关当场登记。

其他

1. 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

2.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3.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

时间:3个月、6个月;可抵扣进项税额;

发票:限量限额

征税范围

【第14篇】统借统还业务是否缴纳增值税

为了解决集团内子公司融资问题,2023年5月,c集团与某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合同约定贷款年利率为8%。取得该笔借款以后,c集团公司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并按照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每月向下属单位收取利息用于归还金融机构借款利息。那么,c集团公司取得下属单位支付的利息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呢?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第一条第十九项相关规定:

“统借统还业务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1.企业集团或者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或对外发行债券取得资金后,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并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或债券购买方本息的业务。

情形2.企业集团向金融机构借款或对外发行债券取得资金后,由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或者集团内下属单位签订统借统还贷款合同并分拨资金,并向企业集团或者集团内下属单位收取本息,再转付企业集团,由企业集团统一归还金融机构或债券购买方的业务。

统借统还业务中,企业集团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以及集团所属财务公司按不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债券票面利率水平,向企业集团或者集团内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免征增值税

统借方向资金使用单位收取的利息,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债券票面利率水平的,应全额缴纳增值税。”

因此,c集团按照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每月向下属单位收取利息免征增值税。

【第15篇】按次缴纳增值税

我们天天在说税,怎么算税。

那么这个税到底该什么时候算?

其实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算?我还要知道该什么时候算。

你比如印花税,大家都知道直接按相应应税凭证的金额×税率算出来就完事了,一个购销合同,合同金额10万,按10万×万分之三算印花税就行了,这就是怎么算的事。

那该什么时候算?你有了纳税义务了,你就应该算税了。什么时候达到纳税义务时间这个每个税种也是有规定,你比如还是印花税,人家股规定合同书立时候就贴花。

也就是说,合同签了你就有纳税义务了,你就该算税了。

那是不是说,我们每天都在算税交税呢?这肯定也不是,也不现实,也不科学,所以税务局又给了一个纳税期限。

你也别每天算了,你按月来,或者按季度来就行了,按月,你把这个月达到纳税义务时间的汇总一起算,按季度呢,你把这个季度汇总一起来算。

这个按月、按季度就是纳税期限。

原印花税暂行条例,没有规定纳税期限,印花税法颁布后明确了纳税期限。

好了,什么时候该算,多久算一回都有了。

那我算好了什么时候交呢?你算好了月初去交,他算好了月底去交,这样就乱套了,所以还得给大家规定一个时间来做这个工作。

到了这个时间你就来交,不在这个时间你就交不了。这个时间就是申报纳税期限,也就是我说的征收期。

你比如按月计税印花税的,你就应该在次月15日之前申报交税,申报期限就是次月15日之前。

好了,这些都搞明白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你去核定税种时候,税务局要给你核定按月还是按季,给你核定申报纳税期限的,只有把一个税种的这些都给你明确了,你才知道你多久算一次税,算好了又多久去申报缴纳。

某公司2023年8月18日卖了一台电脑,开了发票,那么这个行为就该计税了,达到了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我不可能当天开了票把税算出来去交,我是按月计税(纳税期限),把8月达到纳税义务时间的都汇总算好了,这个月结束后我次月也就是9月15日(纳税申报期)之前去申报扣款就行了。

那有朋友就问了,我能不能就每次该算税(达到了纳税义务时间)我就直接去申报缴纳?

我不想按月或者按季了。

有!这种就是按次纳税。

非常典型的一个按次纳税是什么?那就是自然人代开发票时候按次缴纳增值税。

你每次去代开发票,税务局就直接扣了你的增值税,这就是按次。

所以说,很多人问,为什么小规模纳税人都能享受按月15万免增值税,为什么我个人去代开发票超过500都要交税呢?

记住,你是按次纳税,按次纳税起征点是500,超过500就交税。

那我能不能按期纳税享受优惠呢?税务局也说了,行啊,去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就让你按期。

当然,这是后话了。

按期纳税的管理要严格一些,你必须按照期限来算,来交,哪怕你这个期间没有让任何税金,你都要填写申报表进行零申报。

所以说如果一个自然人代开发票,人家可能就是隔了几个月才有一笔业务,你让别人每个月申报也不现实,按次申报就刚好解决这个问题,有了再申报,没有就不报。

最近有朋友告诉小编,她发现申报期已经过了,但是她还能申报缴纳印花税。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朋友的公司2023年资本公积增加了,但是她没有申报资金账簿的印花税。

2023年8月19日,税务局大数据分析提醒她财务报表资本公积有变化,提示印花税风险,她才想起。

刚好时间已经过了8月征收期,她本以为必须在申报期限申报。

结果,按次申报的话,任何时间都能申报,这个可以理解,印花税按次申报本来就没有设定申报期,所以你在电子税务局什么时候提交都能申报成功。

如图所示:

这个朋友在申报时候税款所属期选择的是2023年,实际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但是申报时候她又发现,滞纳金也没有,系统没有带出滞纳金。

对于为什么没滞纳金?

小编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按次申报,系统本身未设置纳税申报期限,而滞纳金是怎么算的?滞纳金起算日同样从申报期满次日开始算,你连申报期限都没有,系统如何能算滞纳金是多少呢?

当然,系统没带出,这个朋友也就直接申报了。

那么按次申报的本身该不该有滞纳金呢?

我觉得还是应该是有的,按次申报的印花税纳税义务时间是确定的,比如这个读者其资本公积账目增加的当天就是纳税义务时间发生时间,系统没设定纳税申报时间并不代表其没有纳税义务时间,这里我理解纳税申报时间就用工等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两者是同步的。

所以理论上你从2023年1月1日就应该开始算滞纳金。

当然,目前系统没设置,我们也就先按系统的结果执行执行了,但是印花税法已经明确了,按次计征的,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缴纳税款。有了这个规定,我想以后按次申报印花税系统滞纳金就好算了。

【第16篇】申请延期缴纳增值税款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等税务事项管理方式的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的核准”、“对纳税人延期申报的核准”事项,简化优化了办事程序。

企业在哪些情况下是可以申请延期的呢?

1、因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发生较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

所谓的不可抗力,就是非主观行为的,比如自然灾害。这两年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频发,如新冠影响、高温影响的限电、夏季频发的洪涝、冬季出现的冰雹等等。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损失巨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多月。2023年武汉遭遇疫情袭击,国家也是及时地给予了企业延期申报纳税的优惠。坚持新冠“动态清零”的情况下,为了保障企业发展,下半年部分地区又出台社保延期缴纳的优惠政策等等。

2、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可以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我们都知道企业经营发展中,企业的资金是需要优先支付员工工资、社保的。在企业破产清算的时候,员工工资、社保也是需要优先支付的。因为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员工的生活,才能保障企业正常经营运转,才能获得收益,获得资金流。这一条体现了税务的人性化。

企业怎么申请延期申报缴纳税款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纳税人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应当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

企业在申请延期的时候,需要提交的资料:

1)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

2)当期货币资金余额情况及所有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

3)资产负债表,

4)应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支出预算。

5)经办人身份证件;

6)代理委托书;

7)代理人身份证件;

申请方法方式:

1)线下通过大厅窗口申请:提供经办人、代理人身份证件原件,税务机关查验后退回。同时也要准确其他延期需要的资料

2)线下通过电子税务局等网上申请:提供经办人、代理人身份证件原件电子照片或者扫描件。

备注:对已实名办税纳税人的经办人、代理人,免于提供个人身份证件。

3)申请资料提交,若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需在不可抗力因素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报告。其他原因存在申报、报送报告存在困难的,需在申报期内申请

可申请延期期限:

最长不能延期3个月缴纳税款。延期针对的是延期缴纳税费,但是需要按照申报期进行申报,是依据延期前的最后一期的经营情况进行预缴申报。在恢复申报缴款的时候,是需要调整申报的。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可以申请延期几次,因此当延期3个月仍不能缴纳的,可再次提交申请。

延期依旧不能恢复缴纳税款的:

当延期到期后,依旧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可以在到期之前提前与税务沟通协调,申请再次延期。若税务经核查不满足继续延期条件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企业将被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及滞纳金,并可以依法处以罚款。

在实务中,一般最多能申请2-3次延期。因为2次就是6个月,3次就是9个月。企业长期资金不足无法缴纳税款,从某种层面来说,企业的经营存在经营不良的趋势,为了保障税源的情况下,将不会特批继续延期。若企业继续选择延期缴纳的,则依据税收征管法,是需要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罚款的。同时税务也会上门进行稽查的,核查企业是否存在一些违法行为,恶意经营、骗税、逃税等等行为。

备注:学习分享不易,原创不易。财税管理学习内容来自相关书籍、税务资料。

缴纳增值税(16篇)

增值税怎么交?增值税是如何计算的?有老板搞不懂增值税到底应该怎么交,那我们来看看增值税,它的基本原理。增值税到底应该怎么缴纳的呢?现在举例说明:如果公司销售了一批货物,取得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提示:

1、开缴纳公司不知怎么填写经营范围,我们可以参考上面同行公司的范本填写,填写近期要经营的和后期可能会经营的!
2、填写多个行业的业务时,经营范围中的第一项经营项目为企业所属行业,税局稽查时选案指标经常参考行业水平,排错顺序,会有损失。
3、准备申请核定征收的新设企业,应避免经营范围中出现不允许核定征收的经营范围。

同行公司经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