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第1篇】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一般纳税人只要有业务,就会涉及增值税,只要有增值税就会出现增值税的结转。虽然增值税业务占据会计工作一半工作量,但增值税的结转,很多会计还是没有完全弄清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系统捋顺增值税的结转分录。
一、增值税结转的顺序
增值税结转分录时,结转科目的顺序十分重要。顺序错则会导致结转余额会出现在不该有余额的科目。总体顺序如下:
先将应缴税款转入三级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然后再将可抵扣税款从“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结转完成后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最后进行政策性加计抵减及减免税款的扣除。扣除完毕后如“未交增值税”贷方有余额则需要交税,若借方出现余额则证明前期多交税,可以退税或抵扣下期应交增值税。具体顺序如下:
二、增值税结转分录及账务处理1、结转销项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1)、转出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ps: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转出期末无余额,需要全部转出。如果销项税额是负数,依然需要全额转出,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转出进项税额转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特别说明:
“进项税额转出”的结转分录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转出的进项税已经被抵扣,这时的分录如上;
第二种情况是,转出的进项税额还没有被抵扣,则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或借进项税额负数)
2、可抵扣科目转入“转出未交增值税”(1)、转出已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ps:“已交税金”科目是记本月已交的税金,需要全额转出,即使已交税金出现大于销项税额的情况,也需要全额转出。
(2)、转出加计抵减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
ps:这里的“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与阶段性政策的进项加计抵减是不同的,这里的加计抵减是指如农产品加工用于13%应税品时的加计抵减,此加计税款视同进项税,之所以在进项税前扣除,是便于账务处理。
(3)、转出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ps:这里并不是转出全部进项税额,而是根据“转出未交增值税”的贷方余额与“进项税额”的借方余额之间孰小,用使用谁的数额进行结转。
(4)、“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转出至“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ps:转出前“转出未交增值税”的余额是可能出现在借方,如果出现借方,则分录贷借方向反过来即可。
3、加计抵减与减免税款的处理(1)、企业纾困加计抵减分录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特别说明:
企业纾困进项税加计10%(或15%),发生进项税时并不记账,只登记备查账,只有实际抵扣时才有分录。进项税的加计扣除也只有在当月“未交增值税”贷方有余额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使用额度不得超过当月应交增值税税款。
(2)、减免税款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ps:减免税款最常见的是税控盘费用及每年的服务费,只有当月需要缴纳增值税时才可以抵扣,也没有抵扣期间的限制,所以最后处理。
4、交税分录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ps:未交增值税贷方有余额时代表有要交的税款未交,需要缴纳,避免产生滞纳金。“未交增值税”借方也可以有余额,借方余额代表多交了增值税,主要因为预缴税款与“退税”两个原因造成的,余额在借方时,可以办理退税,或抵以后的税款。一般情况下选择后者。
5、留抵退税分录(1)、留抵退税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2)、留抵退税缴回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第2篇】增值税如何结转
作为财务人员
实操中,你遇到了问题怎么办?
为给各位财税伙伴分忧解难,
我们整理了100个热点问答!
《税局答疑100问》
如有需要,滑至文末查看领取路径!
以下是本文正文
↓↓↓
你在纳税申报的时候有没有这种疑惑:增值税期末结转余额不清零,怎么做账?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应该算是税务会计核算中最复杂的一个科目,税小课今天也给大家梳理了一下,建议仔细学习!
文章来源:税漫,出品:高顿新媒体税务内容中心,部分素材源自:二哥税税念等。税小课整理发布,转载请联系首发平台授权。
以下为资料领取路径
【第3篇】结转本月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1万元,销项税3万,本月应交2万 必须要做的事情
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増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000
次月交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进项税额6万元,销项税3万,本月留抵3万 月末建议不要做分录,年末再统一结转
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多交增值税,也就有留抵,现实工作中一般不做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増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三级明细科目(即借、贷方专栏)年末的结转处理(次年1月份必做)
“应交增值税”科目,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末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
1、结转借方专栏科目相关余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款)
2、结转贷方专栏科目相关余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补充说明:
利润分配的结转
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贷:相关的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
借:相关的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结转本年利润
借/贷:本年利润
借/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应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东股利
贷:应付股利
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应付股东股利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第4篇】增值税结转分录
财务人员平时工作中经常碰到期末增值税结转的账务处理问题,很多小伙伴认为期末结转难度较大。增值税月末可以不结转吗?怎么做会计处理?期末增值税结转怎么做会计分录?来跟随会计网一起了解下吧!
期末增值税结转怎么做账务处理?如何做会计分录?
1、企业应当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账务处理具体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时,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这一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了尚未抵扣的增值税,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这一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了多交的增值税。而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未交的增值税。
知识拓展:上月有留底本月应交增值税是怎样计算的?
上期留底对会计分录不会造成影响,只是月末结转的时候,应交税费会出现两种结果。上月有留底本月应交增值税计算时,应当按照“本期应交增值税=本月销项税-本月进项税-上期留底进项税”这一公式进行计算。即要查看明细账上的销项税、进项税及留底数。代入公式计算得出本月应交增值税。
计算结果出现两种情况,分别是:
1、如果最后算出答案是负数,则无需交税。可将其继续作为下个月的留底税额。
2、如果最后算出答案为正数,那么需要缴税。月末时做相应转出应交增值税分录,具体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到了下个月,做交税分录即可。
来源于会计网,责编:慕溪
【第5篇】小规模结转增值税分录
【导读】:小规模纳税人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通过小编老师的理解,小规模纳税人的结转成本需要在购进时、销售时以及结转成本时三个阶段做不同的会计分录。下文是小编老师汇总的会计分录,希望对你有用。
小规模纳税人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分录如下:
购进时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价税合计金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预付帐款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价税合计金额)
小规模纳税人会计分录怎么做?
销售货物借:应收账款等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工业会计新手 :销售商品时候: 1030借: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10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销) 30月末结转时: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最后把销售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商品销售成本。
1、注册资金交存验资户:
借:银行存款----验资户;贷:实收资本
2、由验资户转入基本户
借:银行存款----基本户;贷:银行存款----验资户
3、取备用金
借:现金;贷:银行存款
4、签定租房合同,交租金
借:长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
5、购置电脑、办公家俱等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
整体上来说,小规模纳税人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一般都会在购进时做银行存款科目处理,销售的时候做主营业务收入的科目处理,最后结转成本时应该就会计入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的科目进行核算。关于小规模企业结转成本的介绍小编老师就说到这里了。
【第6篇】增值税年末结转分录
增值税需要结转吗?
1、如果,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是正数(余额在贷方)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如果,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是负数(余额在借方)则: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如果月末应交税费- 未交增值税余额在借方(负数)说明该余额要下月留抵。如果月末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余额在贷方(正数)说明该余额就是本月要交税的数额。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1.月末,无需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的明细科目余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原明细科目(包括“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在内)余额在年中各月月末予以保留。
2.月末,增值税经计算为应交的,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次月交纳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3.月末,增值税经计算为多交的,则: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收到退库时(抵减以后期间应交增值税的,无需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月末,增值税经计算为期末留抵税额的,则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缴纳增值税账务如何进行处理?
交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1、交纳当月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企业交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交纳以前期间未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企业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预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企业预缴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
增值税在月末是需不需要进行结转的话,因为增值税月末的时候借贷方向不一样的话,就需要做不同的会计分录进行处理。在上文已经把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都已经写出来了。看到这里就说明本篇文章已经到了尾声了,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如果有其他的会计咨询想要了解可以进一步关注会计学堂的其他服务。
【第7篇】增值税减免税如何结转
【导读】:增值税是我国的一大税种,是所有企业都会要缴纳的税收,但是国家为了扶持鼓励一些小型企业的话就会有优惠政策,增值税减免的话就会需要结转,那增值税减免税如何结转?不明白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小哥下文整理的内容
增值税减免税如何结转
1、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月份终了时,将应免税的销售收入折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按6%或4%的征收率计算 免征增值税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补贴收入
2、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
月份终了,按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减去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其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货物应免征的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增值税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2)企业全部产品(商品)免税.
如果按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全部产品(商品)都免税,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参照上年度实现的增值率计算出增值额(产销较均衡的企业也可以按月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并将其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依适用税率,计算应 免缴增值税税额;零售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销售直接 免税商品已实现的进销差价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缴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对生产经营粮油、饲料、氮肥等免税产品的企业,虽然其主产品免税,但也可能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如粮食企业.按国家规定价格销售免税粮食时,可免交增值税;但若加价销售,就不能免税.饲料企业如果将购入的原粮油卖出或在生产饲料的同时还生产供居民食用的制品,则要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应分别设账和分别核算.
应交税金科目使用说明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
小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税目的税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一) 应交增值税小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并按规定进行核算.
小规模纳税人只需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设置上述专栏.
本规定中以下各项除特别注明外,均指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小企业的情况:
1. 国内采购的物资,应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作相反会计分录.
2. 接受投资转入的物资,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投资各方确定的价值,借记'材料'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有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增值税减免税如何结转的问题小哥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了,小哥分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以及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两个方面给大家做了解析,到此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咨询私信哦
【第8篇】月底增值税如何结转
关于增值税的月末结转
①购进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销售产品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③月末结转增值税
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应缴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补充: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不做账务处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借方月末有余额
次月缴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tips1: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主要核算上期增值税,应交税费-已交增值税核算本期预缴税费
tips2:以上增值税结转可月清、季清、年清,看个人做账习惯,但一年必须清一次
【第9篇】未交增值税结转分录
实行增值税新政后,很多小伙伴们对于增值税留底问题心存疑惑,那么年底增值税有留底是否需要结转呢?结转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写?
年底增值税有留底是否需要结转?
1、年末的时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应当转入转出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假设属于贷方余额,再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即可。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对于对于进项税及销项税等税金进行结转后,假设在贷方为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则再做结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下年初,交纳年初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总结:对于结转税金的分录,除了可以年末一次结转,也可以按月进行结转。结转后,应交增值税科目下相关专栏无余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除了有留底税额的时候,增值税专栏有借方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增值税新政:留抵退税
含义: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商品(劳务、不动产、无形资产、服务,下同)支付的相关款项,其中的进项税额不能足额在销项税额中进行扣除,从而形成的余额。理论上可以称为国家对企业的负债。
1、2023年, 重大集成电路项目企业因采购设备形成的留抵税额,开始准予退还;
2、 2023年, 大型客机及大型客机发动机研制项目形成的留抵税额,开始准予退还;
3、2023年, 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实行留抵退税。
4、2023年4月1日,开始对一般纳税人(符合条件)试行留抵退税。
5、2023年6月1日,部分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条件已开始放宽。
来源于会计网,责编:慕溪
【第10篇】结转增值税会计分录
一般纳税人只要有业务,就会涉及增值税,只要有增值税就会出现增值税的结转。虽然增值税业务占据会计工作一半工作量,但增值税的结转,很多会计还是没有完全弄清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系统捋顺增值税的结转分录。
一、增值税结转的顺序
增值税结转分录时,结转科目的顺序十分重要。顺序错则会导致结转余额会出现在不该有余额的科目。总体顺序如下:
先将应缴税款转入三级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然后再将可抵扣税款从“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结转完成后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最后进行政策性加计抵减及减免税款的扣除。扣除完毕后如“未交增值税”贷方有余额则需要交税,若借方出现余额则证明前期多交税,可以退税或抵扣下期应交增值税。具体顺序如下:
二、增值税结转分录及账务处理1、结转销项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1)、转出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ps: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转出期末无余额,需要全部转出。如果销项税额是负数,依然需要全额转出,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转出进项税额转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特别说明:
“进项税额转出”的结转分录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转出的进项税已经被抵扣,这时的分录如上;
第二种情况是,转出的进项税额还没有被抵扣,则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或借进项税额负数)
2、可抵扣科目转入“转出未交增值税”(1)、转出已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ps:“已交税金”科目是记本月已交的税金,需要全额转出,即使已交税金出现大于销项税额的情况,也需要全额转出。
(2)、转出加计抵减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
ps:这里的“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与阶段性政策的进项加计抵减是不同的,这里的加计抵减是指如农产品加工用于13%应税品时的加计抵减,此加计税款视同进项税,之所以在进项税前扣除,是便于账务处理。
(3)、转出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ps:这里并不是转出全部进项税额,而是根据“转出未交增值税”的贷方余额与“进项税额”的借方余额之间孰小,用使用谁的数额进行结转。
(4)、“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转出至“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ps:转出前“转出未交增值税”的余额是可能出现在借方,如果出现借方,则分录贷借方向反过来即可。
3、加计抵减与减免税款的处理(1)、企业纾困加计抵减分录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特别说明:
企业纾困进项税加计10%(或15%),发生进项税时并不记账,只登记备查账,只有实际抵扣时才有分录。进项税的加计扣除也只有在当月“未交增值税”贷方有余额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使用额度不得超过当月应交增值税税款。
(2)、减免税款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ps:减免税款最常见的是税控盘费用及每年的服务费,只有当月需要缴纳增值税时才可以抵扣,也没有抵扣期间的限制,所以最后处理。
4、交税分录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ps:未交增值税贷方有余额时代表有要交的税款未交,需要缴纳,避免产生滞纳金。“未交增值税”借方也可以有余额,借方余额代表多交了增值税,主要因为预缴税款与“退税”两个原因造成的,余额在借方时,可以办理退税,或抵以后的税款。一般情况下选择后者。
5、留抵退税分录(1)、留抵退税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2)、留抵退税缴回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第11篇】月末结转增值税
一、在会计处理中,到月末需要结转增值税,具体处理如下:
月末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1、月末,将销项税转入未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2、月末,将进项税额转入未交税费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如果月末未交增值税为贷方余额,则为应交;如果为借方余额,则为留抵。
3、当次月交纳了应交税费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4、次月将已交税金转销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费
到这里,本月应交的增值税就核算完成了。若没有应交税款,那么留抵税额还保留在借方未交增值税,次月抵扣。
二、到年末,年底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应交增值税”科目,月结时借贷方余额可以不结平各明细科目,但年底必须结平。
1、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2、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根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差值,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或贷。如果“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方有余额,则为有留抵的进项税;如果贷方有余额,则为应交的税费。
【第12篇】结转应交增值税的分录
导读:对于如何结转应交未交应纳增值税额的问题,月末结转增值税时可以通过应交税金-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来进行处理,相关的分录文中已作出详细的说明,供大家参考。
如何结转应交未交应纳增值税额?
月末结转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次月交税后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现金
如何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上月留抵+本月进项 > 销项税,不做结转,大于部分成为下个月的“上月留抵”;
(2)上月留抵+本月进项 < 销项税,算出余额x,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缴增值税 x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x
(3)上述结转后,如果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需要缴税;如果借方余额(因为你已经两次预交),不需要缴税,继续作为预交。
以上就是会计学堂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结转应交未交应纳增值税额的全部内容了,如何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文中已作出详细的解答,若仍感到疑问,请咨询窗口答疑老师!
【第13篇】应交增值税期末结转
交纳增值税
企业交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
2023年6月,甲公司当月发生增值税销项税额合计为525200元,增长私会进项税额转出合计为29900元,增长私会进项税额合计为195050元。甲公司当月应交的增值税为
525200+299000-195050=360050(元)
甲公司当月实际交纳的增值税税款为31005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310050
贷:银行存款 310050
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
月度终了,企业应当将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对于月末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对于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例
甲公司将尚未交纳的其余增值税款50000元进行转账。甲公司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50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0000
7月份,甲公司交纳6月份未交的增值税50000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生的增值税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注: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代表期末结转下期应交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代表多交或预交增值税。
【第14篇】增值税年底结转
1.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结转应缴纳增值税(即进、销差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留底做相反分录
会计法没有要求月底必须结转增值税,但为了月末好核对,建议每月结转,最差年度结转。
【第15篇】应交增值税结转分录
关于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一、增值税科目介绍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文件规定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科目及专栏如下: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抵减
已交税金
转出未交增值税
转出多交增值税
减免税款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
进项税转出
未交增值税
预交增值税
待抵扣进项税额
待认证进项税额
待转销项税额
增值税留抵税额
简易计税
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代扣代交增值税
根据我集团各企业增值税业务的处理情况可以将不经常使用的科目删除。(如“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简化后的科目如下: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已交税金
转出未交增值税
减免税款
销项税额
进项税转出
未交增值税
其中:“已交税金”用于核算当月缴纳当月的增值税款,日常业务中不常使用。
二、账务处理
1、日常账务处理
①购入原材料、固定资产等
借:原材料/固定资产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②销售商品
借:预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③发生进项税额转出
发现非正常损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贷:库存商品
经查实属于人为原因,损失由个人承担的,其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④发生减免税额业务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
2、期末结转账务处理
一般情况下,期末需要通过转出未交增值税栏目来把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平。
①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三级科目均结转至“转出未交增值税”归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②随后进一步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③月末减免税款冲减管理费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管理费用
3、年末结转账务处理
由于应交税费二级、三级明细的设置,加之部分财务软件自动结转的功能设置,应交增值税的明细专栏期末余额会自动结转到下一年的期初余额,造成余额无限制的累加,所以可以通过红字或相反会计分录把专栏余额对冲,结平各个科目。
①结转借方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已交税金)
②结转贷方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根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借贷方的差额,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方或贷方。若“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方有余额为有留抵的进项税额;若贷方有余额,则为应交的增值税。
在下月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三、eas系统自动转账模板
根据以上账务处理,考虑到期末与年末的结转基本上相同,因此在系统设置两个自动转账模板。
【第16篇】月末结转未交增值税
q:建筑公司收到预收款到底用不用全额缴纳增值税呢?
a:不需要,税法依据:财税【2017】58号文,自2023年7月1日起
三、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取得预收款,应在收到预收款时,以取得的预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本条第三款规定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按照现行规定应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的项目,纳税人收到预收款时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按照现行规定无需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的项目,纳税人收到预收款时在机构所在地预缴增值税。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预征率为2%,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预征率为3%。
财税【2017】58号链接:http://www.chinatax.gov.cn/n810341/n810755/c2696204/content.html
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1.收到预收款:
借:银行存款--基本户
贷: 合同负债--预收工程款--xx项目
2.项目所在地预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项目
贷: 银行存款--基本户
备注 (一般计税项目预交增值税=预收款/1.09*2%,简易计税项目预交增值税=预收款/1.03*3% ,计入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
同时预交附加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费
贷:银行存款--基本户
3.月末结转: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
4.开票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xx项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项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相对应冲减预交增长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相对应冲减预收款
借:合同负债--预收工程款--xx项目
贷:应收账款--xx项目
如果销项-预交-进项>0,则应补交增值税及附加税
月末附加税结转到税金及附加科目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费
q:建筑公司收到预收款甲方要求开票是否合理?
a:不合理,1.预收款未实现销售增值,未发生成本支出,开票就需要缴纳增值税,未实现增值何来开票。2.财税【2017】58号文,自2023年7月1日起,第二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印发)第四十五条第(二)项修改为“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四十五条第(二)原文:(二)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故适用第四十五条 增值税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财税〔2016〕36号链接:http://www.chinatax.gov.cn/n810341/n810755/c2043931/content.html
因此根据营改增政策,开销项就要交税,但不一定会计法确认收入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未产生增值未达到确认收入条件】,即开票也可以账务先不确认收入,新税法是根据实际发生时间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但开机上尚未达到收入确认的条件,这样就出现税务和会计处理的差异!因此可以和税务有操作的空间,交一半税金? 以下3中情况处理:
1、开盘确认收入缴税
1.收到预收款:
借:银行存款--基本户
贷: 合同负债--预收工程款--xx项目
2.项目所在地预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项目
贷: 银行存款--基本户
同时预交附加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费
贷:银行存款--基本户
3.月末结转: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
4按开票确认收入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合同结算--收入结转无依据)【未开工,没有工程量计量单和工程款结算单】
贷:主营业务收入 【未开工,没有成本,企业所得税25%】
5暂估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无成本发生,只能暂估成本,但缺乏依据)
贷:合同履约成本--成本结转
6根据相应确认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未开票收入才涉及待转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简易计税
7次月缴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简易计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银行存款
8验工计价
借:应收账款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按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9收工工程款
借:银行存款
合同负债--预收工程款
贷:应收账款
预收款开专票票确认收入的后果 :
1.提前开票缴纳增值税,减少企业的现金。
2.提前确认收入,收入和成本的不匹配,暂估成本的税务不认可,税务存在风险。
2.开票不确认收入,只纳税,纳税申报表出现销项和收入不匹配,可能税务要求写情况说明。
1.收到预收款:
借:银行存款--基本户
贷: 合同负债--预收工程款--xx项目
2.项目所在地预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项目
贷: 银行存款--基本户
同时预交附加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费
贷:银行存款--基本户
3.月末结转: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
4.根据开票纳税【先冲预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销项税额 【多预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银行存款
5工程开始施工
借:合同履约成本--人机材
贷:银行存款
6.甲方工程结算
借:应收账款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7.根据新准则确认收入及成本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贷:主营业务收入--开票收入【前期已开票复印件+情况说明作为附件】
应交税费--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合同履约成本-成本结转
8.收到工程款
借:银行存款
合同负债--预收工程款
贷:应收账款
3.根据2023年53号文及2023年58号文 合并编码612 建筑预收款 的规定 不征税项目 只预交增值税
综上3种情况,3最优》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