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系经营范围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公司知识 > 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16篇)

发布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34

【导语】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16篇)

【第1篇】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与借方余额分别代表什么?

答:“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发生额是由“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方结转过来的,一般都是贷方余额,表示本期应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金额,出现借方余额的时候比较少,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交增值税,一般多出现在增加购票额时预缴增值税。

简单点来说,借方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若是借方余额为多交的增值税,(就是所说的倒挂或留抵税额)。

月末《应缴税费 -- 应缴增值税》科目余额是正数(余额在贷方)则:

借:应缴税费 -- 应缴增值税 --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缴税费 -- 未交增值税

月末《应缴税费 -- 应缴增值税》科目余额是负数(余额在借方)则:

借:应缴税费 -- 未交增值税

贷:应缴税费 -- 应缴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第2篇】转出未交增值税期末有余额吗

计提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缴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由此可见,在正常情况下,'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贷方余额表示当月增值税已经计提,但还没有缴纳;另外如果前期税款已经缴纳,而企业未将相关银行扣款凭据入账,也可能造成'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余额一直在贷方挂账.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只有一个申报销项税额,下月初实交后记在借方,就没有余额了.

转出未交增值税期末有余额怎么办

一般来说,这个到年末的时候做一个结转就可以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转出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如果你每个月的账没错,到年底的时候这样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结转之后应该余额都是0.

应交税费的借方余额

月末借方余额分以下几种情况(年度没有特别的结帐规定):

一、本月没有预交增值税(即'已交税金'本月没有发生额),也就是进项大于销项,这是借方余额为留抵税金,这样的情况不需要进行帐务处理,借方余额留待下月继续抵扣;

二、本月发生预交增值税,本月预交的增值税大于本月实现的增值税(本月预交的增值税小于本月实现的增值税属于贷方余额,按照贷方余额处理),借方余额部分为多交的增值税,月末结帐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用以后月份实现的增值税去抵减;

三、本月发生预交增值税,同时本月进项大于销项,没有实现增值税,月末结帐时,将预交的增值税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用以后月份实现的增值税去抵减,进项大于销项

进项大于销项的部分不需要处理,留待下月继续抵扣.

因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月末结帐后,要么没有余额要么借方余额,借方余额为留抵税金,留待下月继续抵扣;'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为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为应该缴纳的增值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按月结帐,因此12月末按照规定进行月结就可以,年度没有特别的结帐规定

【第3篇】未交增值税转出

【案 例】

某酒厂把生产的酒送给了客户、某酒厂把购买的酒送给了客户、某酒厂把生产的酒用于公司年会、某酒厂把购买的酒用于公司年会。这四种情况到底啥时候增值税应该视同销售,啥时候该进项税转出呢?

先来看一下政策规定,再逐项进行对照:

增值税视同销售的政策规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财税【2016】36号第十四条 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增值税进项税转出的政策规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项目。

对照政策逐一对案例进行分析

“某酒厂把生产的酒送给了客户、某酒厂把购买的酒送给了客户”这属于视同销售政策中的第八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所以这前两种情况是视同销售。

“某酒厂把生产的酒用于公司年会”,这属于视同销售政策中的第五项“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所以这也是视同销售。

“某酒厂把购买的酒用于公司年会“这属于进项税转出政策中的”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所以只有这种情况增值税是进项税转出的。

当然这样一个个去对照,好像也能对出来,但有的小伙伴对这个问题就是感觉很糊,一会儿自产的酒、一会儿外购的酒,又送客户,又集体福利的。很多人以为会是一半对一半的结果,没想到居然是三种情况视同销售,一种进项税转出,多奇怪啊。

其实不奇怪,容易混,是因为你还没完全搞清楚视同销售和进项税转出的区别。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个判断的方法,两步就能迎刃而解。

首先看,货物是否经过了加工,加工过的货物勿论用途都视同销售。只要是经过了加工的货物,不管是自己加工还是委托加工,货物都发生了增值,这个时候无论是将货物送给客户,还是自己消费,都应该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

其次看,如果未加工的外购货物,看用于“对内”还是“对外”,对内就进项税额转出,对外就视同销售。

没有加工过的货物,内外有别。对内就是指用于公司里的集体福利、个人消费或免征增值税项目等,对外就是用于投资、分配、和赠送。

先看加工,再看内外,怎么样,这样是不是清楚了很多呢?

位,按年度、分批次编制。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私信【学习】即可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学课程15天!

【第4篇】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会计小白咨询:为啥公司的账上没有这笔分录,借:应交税费—销项税额,贷: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

都是直接这样做:抵扣进项时,借:应交税费—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计提时,借: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如果不做最上面那笔分录,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不就平不了吗?

解答:

对于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权威文件是《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以下简称22号文)。

依照22号文规定,对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等取得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就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意味着进项税额一旦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就不会变。

依照22号文规定,对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等需要按照一般计税缴纳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就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然后,同样是就没有然后了——意味着销项税额一旦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就不会变。

至于一般纳税人按照一般计税方式,月底在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的差额,就是当月需要缴纳的增值税,也不会去让“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去对冲,而是“另起炉灶”——重新在新的会计科目中体现: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因此,如果严格按照22号文执行的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在作为三级明细科目使用的情况下,余额会累计的越来越多。

但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后面的括号中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按照22号问的原话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

注意,该处用词是“专栏”,而不是明细科目。

没有经历过手工帐或增值税最初实施(1993年)的,对于增值税核算的“专栏”就没有深切体会。在会计电算化以后,多少人和多数财务软件就直接把“专栏”作为第三级明细科目在使用,才会导致前面说的余额会累计的越来越大,以及很多人像提问者一样的疑惑(以为需要对冲)。

对于该问题,有人咨询了会计司:

在“多栏式明细账”下,每月也结出“本月累计”和“本年累计”金额,并不进行结转。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时候,就从中取数。到了年底的时候,不需要做凭证,只需要在“专栏”之间相互进行相互冲抵,还有余额的栏目再“结转次年”,然后所有“专栏”就平啦。

在手工帐的情况下,所有的科目(包括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都会在“结转次年”后而变平。

所以,在手工帐的情况下,“专栏”仅仅是“明细科目”的组成部分。如果把一个“明细科目”比喻成一个家庭的话,那么那些“专栏”就是其家庭成员。

而到了电脑账时代,手工帐的这些办法就不适用了。电脑比不上人脑的聪明,对会计核算认的是科目代码,而没有“专栏代码”之说。所以,我们为了适应电脑账,就把应交增值税的“专栏”变成了“三级明细科目”,并且给它们编上了代码。这样的话,就有点类似于,我们强行把人家一大家子给分家了,从一个大家庭变成了个个独门独户的小家子了,“应交增值税”就是家长,“专栏”就变成了“子女”。

由“专栏”转变来的“三级明细科目”,平时按照22号文就只有“贷方”或“借方”的发生额,然后余额就会自动累计出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这个数字其实又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比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累计数,除开抵扣了“进项税额”等外,剩下的金额也是要交税的。

由于电脑账不能在账本上直接结转,必须要通过凭证来进行结转,因此对于“专栏”转变来的“三级明细科目”可以在年末关账前,在“三级科目”内相互冲抵结转,其最终结果并不会影响“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余额。

【第5篇】转出本月未交增值税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年福喜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大家最感兴趣也是最头疼的知识点。没错,这个知识点就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月末处理。

在实务中,多年工作经验的“老会计”对此也是摸不到头脑,快来跟福喜老师学习一下看看自己平时的账是否做对了呢。

最让大家不解的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各个三级明细科目(例如“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该如何处理。结论就是不处理,具体原因容福喜老师慢慢道来。

一般企业增值税按月缴纳,当月计算,下月缴纳。

根据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计算出本月应该缴纳的增值税,月末做如下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下月缴纳上个月的增值税时,做如下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企业足额上缴增值税,防止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税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情况。

如果进项税额小于销项税额,说明本期不纳税,不进行账务处理。

提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各个三级科目是不要结转,只需要保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在二级科目层面月末不存在贷方余额即可,借方余额为未抵扣的进项税额。

当特殊企业存在当月已经交纳了本月增值税或者存在预缴增值税时,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当月交纳当月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企业预缴增值税)

月末,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和“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若月末存在应交未交增值税,则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若月末存在多交增值税,则分录如下: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为多交增值税)

至此为止呢,增值税的月末处理已经学习完毕了,大家快检验一下自己是否已经真的掌握了吧!

【案例】

福喜责任有限公司在2023年的11月确认的销项税额为20万,进项税额为13万。

要求:月末有关增值税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案】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7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7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中华会计网校初级会计职称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本文为中华会计网校初级会计职称原创,作者:吴福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第6篇】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增值税转出未交税金怎么调整?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是' 应交税费'的二级明细科目,该科目专门用来核算未缴或多缴税增值的,平时无发生额,月末结账时,当'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贷方余额时,为应缴增值税,应将其贷方余额转入该科目的贷方,反映企业未缴的增值税;当'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多交增值税时,应将其多缴的增值税转入该科目的借方,反映企业多缴的增值税.

怎样结转未交增值税?

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

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第7篇】未交增值税结转分录

实行增值税新政后,很多小伙伴们对于增值税留底问题心存疑惑,那么年底增值税有留底是否需要结转呢?结转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写?

年底增值税有留底是否需要结转?

1、年末的时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应当转入转出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假设属于贷方余额,再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即可。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对于对于进项税及销项税等税金进行结转后,假设在贷方为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则再做结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下年初,交纳年初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总结:对于结转税金的分录,除了可以年末一次结转,也可以按月进行结转。结转后,应交增值税科目下相关专栏无余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除了有留底税额的时候,增值税专栏有借方余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增值税新政:留抵退税

含义: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商品(劳务、不动产、无形资产、服务,下同)支付的相关款项,其中的进项税额不能足额在销项税额中进行扣除,从而形成的余额。理论上可以称为国家对企业的负债。

1、2023年, 重大集成电路项目企业因采购设备形成的留抵税额,开始准予退还;

2、 2023年, 大型客机及大型客机发动机研制项目形成的留抵税额,开始准予退还;

3、2023年, 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实行留抵退税。

4、2023年4月1日,开始对一般纳税人(符合条件)试行留抵退税。

5、2023年6月1日,部分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条件已开始放宽。

来源于会计网,责编:慕溪

【第8篇】结转本月未交增值税会计分录

转出未交增值税期末有余额,该如何处理?一般情况下,会计人员在年末的时候做一个结转即可。接下来就跟着会计网小编具体了解一下转出未交增值税期末有余额,该如何处理?聪明的会计都会这样做!太实用了!

转出未交增值税期末有余额,如何处理?

一般情况下,年末时做一个结转即可: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转出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假设每个月的账都无误,那么年底时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进行结转后,其余额应当是零。

增值税月末可以不结转吗?怎么做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余额、月末借方余额涉及哪些情况?

1、假设本月对增值税并没有预交,也就是已交税金本月无发生额,即进项要比销项大。借方余额为留抵税金的情况下,不用进行账务处理,对于借方余额,可待至下月继续进行抵扣。

2、如果本月预交增值税的情况已发生,本月预交增值税要比本月实现的增值税大,借方余额部分也就是多交的增值税,月末结账时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之后月份实现的增值税可以抵减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

3、如果本月发生了预交增值税的情况,并且本月进项要比销项大,增值税没有实现。到了月末结账的时候,应当在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中将预交的增值税转入,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之后月份实现的增值税可以抵减“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进项大于销项部分可无需处理,到了下个月继续抵扣即可。

总结:对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一科目,在月末进行结账后,要么出现没有余额的情况,要么出现借方余额为留抵税金,待下月继续抵扣的情况。如果'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是多交的增值税,那么应当缴纳的增值税为贷方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一科目是按月进行结账的。所以,12月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月结即可。(年度没有特别结账规定)

来源于会计网,责编:慕溪

【第9篇】结转未交增值税

增值税结转的会计分录你知道怎么做吗?如果对这部分内容不了解,那就和会计网一起来学习吧。

每到年末,关于税费的处理是令会计人员最头疼的,那么对于税费的处理,国家也有严格的规定,关于增值税结转的知识点,我们接着看。

结转增值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如何做会计分录?

1、存货发生减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冲回时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以上就是有关结转增值税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会计相关的知识,请多多关注会计网!

来源于会计网,责编:哪吒

【第10篇】结转未交增值税会计分录

1、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

在本科目核算)

账务处理: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办公)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5、结转营业收入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6、结转利得

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7、结转销售成本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8、结转营业成本

账务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9、结转损失

账务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10、结转费用

账务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11、结转税金

账务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

12、计提所得税

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结转所得税

账务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14、月末,结转应交增值税

1)结转进项税额:

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结转销项税额:

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结转应缴纳增值税

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工业企业月末结转分录

1,结转本月领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贷:原材料

2,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4,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年终本年利润的结转

1、如果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如果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第11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导读: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与借方余额分别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对此,本篇文章从两者的会计分录来分析这一问题,以便您可以更好的理解。同时,关于一般纳税人月末结转增值税的分录小编在本文也给你提及到了,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您参考如下内容。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与借方余额分别代表什么?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发生额是由“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方结转过来的,一般都是贷方余额,表示本期应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金额,出现借方余额的时候比较少,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交增值税,一般多出现在增加购票额时预缴增值税。

简单点来说,借方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若是借方余额为多交的增值税,(就是所说的倒挂或留抵税额)。

月末《应缴税费 -- 应缴增值税》科目余额是正数(余额在贷方)则:

借:应缴税费 -- 应缴增值税 --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缴税费 -- 未交增值税

月末《应缴税费 -- 应缴增值税》科目余额是负数(余额在借方)则:

借:应缴税费 -- 未交增值税

贷:应缴税费 -- 应缴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月末结转增值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小编认为,对于一般纳税人月末结转增值税,可以这样操作:

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这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不出现贷方余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企业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即: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第12篇】转出未交增值税分录

财务平时工作中经常碰到转出未交增值税年底结转的账务问题,转出未交增值税年底究竟该如何结转?这时候需在年末的时候,将增值税下面的三级科目进行结平。其会计分录又怎么做呢?来跟随会计网一起了解下吧!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转出未交增值税年底是怎么结转的?

答:年末时,需要把增值税下面三级科目进行结平。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等

年底应交增值税是怎么结转的?

一、对于“应交增值税”科目,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以不结平,但是年底的时候对于各明细科目一定要结平。具体如下:

1、结转进项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2、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二、下个月进行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转出未交增值税指的是什么?

1、未交增值税属于“应交税金”的二级明细科目,专门对未缴纳或者多缴纳增值税进行核算,平时的时候没有发生额,月份终了的时候,会对其进行相关核算。

2、当月底结账的时候,如果“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少交增值税,那么应当在这一科目的贷方将少交的增值税转入,即对企业未交的增值税进行反映。如果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多交增值税,那么应当在这一科目的借方将多交的增值税转入,对多交的增值税进行反映。

如果转出未交增值税有余额要怎么做会计分录?

3、可以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之下,增设“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对一般纳税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进行记录。

来源于会计网,责编:慕溪

【第13篇】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一、科目设置

二级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 -预交增值税 -待转销项税额 -增值税留底退税 -简易计税 -待转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代扣代缴增值税 -加计抵减政策下的会计核算 -增值税检查调整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核算

三级科目

均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下面,专栏只有借方/贷方,不能串

借方专栏:—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抵减 —已交税金 —减免税款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方专栏:—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转出 —转出多交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只有:(没有专栏,没有简易计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待转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代扣代缴增值税

二、用法

1.对于差额征税,比如旅游服务业借: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对于当月缴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时(比如以1,3,5,10,15不足1月为纳税期)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3.一般企业当月交上月应交的增值税上月末应交转未交: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下月实际缴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4.初次购买vat税控专用设备,以及缴纳技术维护费,允许全额抵减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5.增量留底退税,实际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时间早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比如建筑服务完成后被扣留的质押金、保证金)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7.被税务机关检查出来,所有原科目通过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科目过渡,全部调完账后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例如 5.21日经主观税务局检查,发现上月购进的甲材料用于集体福利,企业仅以账面金额10000元(不含税价格)结转至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另有 5000元 乙材料购入业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符合规定,相应税金850元已于上月抵扣,税务机关要求5.31日补缴入库

1.借:管理费用 1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3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130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1300

2.借:原材料 85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850

3.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2150(1300+85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150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150 贷:银行存款 2550

8.出口退税申报成功,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下月实际将退的税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单证齐全的出口额x出口退税率

【第14篇】结转本月未交增值税

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

所谓“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结转的目的大体由四个: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之:首先为了结出余额,如对存货“产成品”会计科目,要结转本月的生产成本即注销已销产品的成本,目的就是求出产成品的当前余额;其次,为了计算本期的成本,需要结转的成本费用类的科目很多,诸如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都要接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再次,为了计算利润,要把当期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发生额都要接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最后,要在会计年度末把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结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另外市场销售方面有结转项目一说,指的是上一年度的项目转计入本年度销售的项目。

月末结转的分录

1,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

借: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借: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贷:原材料

2,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4,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5,结转损益(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6,结转损益(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管理费用

贷:营业费用

贷:财务费用等等

7.“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都是“应交税金”科目下的二级科目。

一、无论是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增票预缴增值税还是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核定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的,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月末本月应交税金大于预缴税金,余额部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月末终了后10日内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本月应交税金小于预缴税金,余额部分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多交增值税由以后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抵减。

二、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核定为一个月的,不需要预交税款,月末结帐时如果“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借方余额就为“留抵税金”不需要做帐务处理;如果为贷方余额,余额部分就为当月应缴增值税,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月末终了后10日内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利润分配的帐务处理

结转本年未分配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计提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按10%和5%计提)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同时结转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金

公益金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私信【学习】即可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学课程15天!

【第15篇】未交增值税会计分录

导读:应交税费在企业里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其中的二级科目也很多,很多财务都不知道其中具体的实务处理,本文来为大家详细解答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财务处理怎么做。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财务处理怎么做?

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账户,当月交纳以前欠交的税款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

例:09年1月份销项税额5.1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实际交纳增值税1万元;

09年2月份销项税额2万元、进项税额2.5万元,交纳上月增值税0.7万元;

1月: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7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7000

如多交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与'应交增值税'有什么区别?

过去将增值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应交增值税;另一部分为未交增值税。月末要将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中。

在缴纳时,区分是缴纳本月的增值税还是其他期的增值税。本月缴纳本月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本月尚未缴纳或多交的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中:若为应缴纳而尚未缴纳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第16篇】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

声明:以下内容依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并结合个人多年账务处理经验编写,如果差错欢迎指正!

一、“待认证进项税额(2级科目)”,核算可以抵扣但还未认证的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海关缴款书等。

例:甲公司当月取得下列发票:设备565万,a原材料33.9万,b原材料67.8万,c原材料101.7万,广告服务10.6万。

借:待认证进项税额 89(65+23.4+0.6)

贷:应付账款等 89

ps:相关业务为什么跟增值税分开处理?现实中发生业务时间与取得发票时间往往是不一致的,会计记录要按照权责发生制记账,也就是业务实际发生时间入账,不能依照发票取得时间入账(现实中多数人为了便捷依照发票取得时间入账)。未取得发票可以暂估入账,不需要暂估进项税额,等拿到进项发票后再单独处理增值税。

二、“进项税额(3级科目)”,核算认证后的进项税额,或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

例:本月认证上题abc原材料发票。

借:进项税额 23.4

贷:待认证进项税额 23.4

ps:现在拿到发票先计入“待认证进项税额”,认证以后再转“进项税额”。这种处理方法是为了便于会计记录与增值税申报表核对。

例:当期又取得10.9万元可以计算抵扣的高铁发票。

借:管理费用等 10

进项税额 0.9

贷:银行存款等 10.9

ps:可以计算抵扣的发票由于不用认证,所以直接计入“进项税额”。

三、“已交税金(3级科目)”,核算当月已交纳的应交增值税额;

例:甲公司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为15日。1月20日缴纳了上一期增值税20万元。

借:已经税金 20

贷:银行存款 20

ps: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不足一个月的就会出现本月缴纳本月增值税的情况,这时候就会用到“已交税金”。还有一种情况会用到本科目,那就是辅导期纳税人一个月内多次领购专用发票的,应从当月第二次领购专用发票起,按照上一次已领购并开具的专用发票销售额的3%预缴增值税。

四、“减免税款(3级科目)”,核算减免的增值税额;

例:支付了本年度税控设备维护费280元并取得电子普通发票。

借:管理费用 280(业务发生时)

贷:银行存款 280

借:减免税款 280(实际抵扣时)

贷:管理费用 280

五、“进项税额转出(3级科目)”,核算非正常损失或其他原因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例:发生台风,a原材料放在工地上全被吹走。晚上,小偷趁保安不注意盗窃1/2的b原材料。

借:营业外支出 63.9

贷:进项税额转出 3.9

原材料 30

例:甲公司宣布将1/3的c原材料作为职工福利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 33.9

贷:进项税额转出 3.9

原材料 30

ps:a原材料由于自然灾害损失进项不用转出,b原材料由于管理不善进项要做转出,外购货物用于职工福利时进项税转出。

例:去年一张11.3万元含税原材料发票被税务机关列为异常发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

贷:进项税额转出 1.3

ps:这时候要分情况,如果能重新取得则“借:待认证进项税额”,不能重新取得只能做损失处理了。

例:退回一批原材料11.3万元含税,发票已经认证抵扣。

借:应付账款 11.3

贷:进项税额转出 1.3

原材料 10

ps:已经认证过的发票,需要购买方在税控系统申请发红字发票,然后销售方接收后才能开出红字发票。

六、“销项税额(3级科目)”,只强调一点,必须是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增值税才计入此科目,要与简易计税方法做区别;

例:对外销售不动产1090万元,并开具了发票。

借:应收账款 1090

贷:销项税额 90

主营业务收入1000

七、“转出未交增值税(3级科目)”,“转出多交增值税(3级科目)”,“未交增值税(2级科目)”,三个科目放一起,具体用法看例题。

例:本月累计发生销项税额20万元,已经认证的可抵扣进项税10万元。

借:销项税额 20

贷:进项税额 10

转出未交增值税 10

借:转出未交增值税 10

贷:未交增值税 10

例:本月累计发生销项税额20万元,已经认证的可抵扣进项税10万元,已交增值税20万元。

借:销项税额 20

转出多交增值税 10

贷:进项税额 10

已交税金 20

借:未交增值税 10

贷:转出多交增值税 10

例:缴纳上月增值税10万元

借:未交增值税 10

贷:银行存款 10

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16篇)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与借方余额分别代表什么?答:“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发生额是由“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方结转过来的,一般都是贷方余额,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提示:

1、开未交公司不知怎么填写经营范围,我们可以参考上面同行公司的范本填写,填写近期要经营的和后期可能会经营的!
2、填写多个行业的业务时,经营范围中的第一项经营项目为企业所属行业,税局稽查时选案指标经常参考行业水平,排错顺序,会有损失。
3、准备申请核定征收的新设企业,应避免经营范围中出现不允许核定征收的经营范围。

同行公司经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