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会计分录增值税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会计分录增值税,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第1篇】会计分录增值税
一、增值税科目设置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等10个二级明细科目。
税务办公室控制业务通过互联网
二、常见业务处理
1、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账务处理
(1)购买的分录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1050
贷:银行存款 1050
(2)抵减增值税的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费)1050
贷:管理费用-办公费 1050
2、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规定
(1)销售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0
(2)免税的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3、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转入进项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000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40000
4、企业交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的分录
(1)小规模纳税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2)一般纳税人公司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5、企业交纳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的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6、企业预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300
贷:银行存款 300
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增值税”结转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00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300
7、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1)计提当月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5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000
(2)转出多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40000
8、进项税额抵扣情况发生改变转出的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付职工薪酬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9、实行免退政策的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1)出口货物按规定退税的分录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1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20000
(2)收到退税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120000
(3)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
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5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0000
【第2篇】计提增值税会计分录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以下统称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①原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在这种方法下,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允许抵扣销项税额。在购进阶段,会计处理时实行价与税的分离,属于价款部分,计入购入商品的成本;属于增值税税额部分,按规定计入进项税额。
②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増值税”“未交増值税”“预缴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其中,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商品时应交纳的増值税额在“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
③不动产分期抵扣:根据财税(2016)36号等文件规定,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
2023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23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④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在销售阶段,销售价格中不再含税,如果定价时含税,应还原为不含税价格作为销售收入,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作为销项税额。
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当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发生销售退回的,应根据按规定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⑤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企业提供应税服务,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价款的,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⑥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
⑦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等
导致原已计入进项税额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将进项税额转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般纳税人购进时已全额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等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40%部分应于转用当期转出,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原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改变用途等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应当在用途改变的次月调整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并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或者摊销。
⑧转出多交増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为了分别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増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増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税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情况,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増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月份终了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増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増值税)”科目。
⑨交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预缴増值税,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増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増值税”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増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小规模纳税企业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第3篇】增值税月末结转会计分录
会计月末的工作还是比较多的,因此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耽搁工作进度,然后就熬夜加班了。特别是月末会计分录,据说是侧面导致很多会计友友加班的“祸害”,今天带来了月末结转会计分录(完整版),看看吧,希望能给你的工作带去一些帮助。
月末结转会计分录
【第4篇】进口增值税会计分录
经常网上海淘的人,在买东西的时候除了要付一笔货款外还有个进口税的钱,那么如果公司涉及到海外进口,会计该怎么核算呢?
进口涉及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1.进口关税释义及计算
2.进口增值税释义及计算
3.进口消费税释义及计算
通知获取
1、下方评论区:领取,并转发收藏;
2、然后点击小编头像,找到私信功能、私我回复:【学习】,即可免费领取!
【第5篇】缴纳的增值税会计分录
一、计算公式: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二、会计分录:
1、月底,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不进行账务处理,直接作为留抵税额;
2、月底,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
(1)计算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以前留抵进项税额=本期应交增值税
(2)结转: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税金
(3)缴纳: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第6篇】房地产增值税会计分录
答:全面营改增后,销售不动产、不动产租赁、销售建筑服务,特定条件下需要预缴增值税。如: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再如: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纳税人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案例分析
案例:假定a房地产开发公司甲项目(老项目、一般计税)于2023年6月1日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住房一套,收取款项111万元,6月份期末由“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金额为7万元(应交税费与增值税有关的科目设置如附表,暂不考虑其他业务)。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8号)相关规定,a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在7月份申报期内,向项目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3万元(111÷1。11×3%)。如果企业不计提应预缴的税款,直接在7月份缴纳:
借: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3
贷:银行存款 3
这样做,会有两个小麻烦,一是在七月申报期内需要重新梳理、核对六月份预收房款的情况,然后计算并缴纳应预缴的增值税;二是在七月份缴纳六月应纳税款时,需要一并做这样的会计处理才行: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7
贷: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3
银行存款 4
如果不做上述会计处理,直接按七月份“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期初余额申报缴纳增值税,会使预缴的增值税没能抵减应缴纳的增值税。
出现这两个麻烦,是因为在发生预缴义务时,未做预缴税款的“计提”处理。根据预缴增值税的规定,发生纳税义务(如销售建筑服务)或收到预收款(如预售房屋)时,纳税人负有预缴税款的义务,此时,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负债,通过“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核算,由于该负债可以抵减未来应纳增值税款,所以,同时应当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来核算。于是,上面的案例中,在收到预收款111万元的当月(6月份),应进行这样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确认为资产)
贷: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3(确认为负债)
这样的会计处理后,6月份期末,“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余额是贷方4万元(7-3),“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余额是贷方3万元。这样,在七月申报期内,无须核对上月预收房款情况,只需根据七月份期初“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余额情况,在申报期内缴纳税款即可:
借: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3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
贷:银行存款 7
应预缴的税款做计提的会计处理,还有一个好处是:提醒纳税人按期预缴增值税。不按规定预缴增值税,后果也很严重。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8号第二十八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未按本办法规定预缴或缴纳税款的,由主管国税机关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因此,纳税人未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税务机关会处以少缴税款50%到五倍的罚款。如果没有少缴,但未按期预缴,则要自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7篇】增值税核算会计分录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以下统称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①原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在这种方法下,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允许抵扣销项税额。在购进阶段,会计处理时实行价与税的分离,属于价款部分,计入购入商品的成本;属于增值税税额部分,按规定计入进项税额。
②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増值税”“未交増值税”“预缴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其中,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商品时应交纳的増值税额在“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
③不动产分期抵扣:根据财税(2016)36号等文件规定,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
2023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23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④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在销售阶段,销售价格中不再含税,如果定价时含税,应还原为不含税价格作为销售收入,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作为销项税额。
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当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发生销售退回的,应根据按规定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⑤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企业提供应税服务,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价款的,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⑥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
⑦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等
导致原已计入进项税额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将进项税额转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般纳税人购进时已全额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等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40%部分应于转用当期转出,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原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改变用途等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应当在用途改变的次月调整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并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或者摊销。
⑧转出多交増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为了分别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増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増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税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情况,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増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月份终了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増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増值税)”科目。
⑨交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预缴増值税,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増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増值税”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増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
2、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小规模纳税企业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第8篇】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作者:lolo 会计网原创首发
1. 购进物资时:
借:库存商品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如果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库存商品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如果购进的是不动产,比如会计网公司购买了一栋楼作为新办公地点,这里的进项税额可分期抵扣。那么购进时借方的应交进项税金额是当期可抵扣的金额,此外还要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金额为以后期间可抵扣的金额。
在以后期间抵扣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规定允许抵扣的金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2. 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经常有粉丝询问lolo“什么时候确认收入”“没付费用要不要确认收入”之类的问题,这里要注意会计收入的确认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是否存在差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用到“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以及“应收账款”等科目。
3. 差额征税项目:
比如某物业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为居民提供自来水服务,可按简易计税方法缴纳增值税,那么:
相关的成本费用发生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贷:银行存款
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算出允许抵扣的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简易计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4. 免税项目:
比如某工厂在市面上销售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的仪器,符合增值税免税政策,那么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或“其他收益”科目,具体视执行会计准则不同而不同)
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也有人直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完事。
另外要注意,一般纳税人的免税项目还要将进项税额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 出口退税项目
生产企业或外贸企业在这块的业务项目较多。
采购货物或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取得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等科目
出口货物在征税与退税间存在税额差,目前执行免抵退政策,退的是进项税,只计算与进项税有关的应退税额和出口退税不得免征抵扣和退税的金额,这部分金额要转到成本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计提出口退税款: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出口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6. 月末结转增值税及缴纳:要用到“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要转出的未交增值税额=当月销项税额—当月进项税额—上月留抵税额
当转出未交增值税额为正时,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缴纳以前期间的税费: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负数,不用做账务处理,就在借方有余额就行,下个月从销项税额中继续抵扣即可。
某些企业存在预缴增值税的情况,那么预缴时:
借: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结转: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文章来源:本文为会计网原创首发,作者:lolo。如需引用或转载,请留言授权,并务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违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会计网 保留所有权利。
【第9篇】付增值税会计分录
大家好!
我是木木,跟着木木学会计[点亮平安灯]
一,交纳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1.交纳当月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预交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3.交纳以前未交的增值税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的时候,公司应该将“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里的余额,转入到“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里面。
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4.大家应该注意,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预交了增值税后,应该在纳税义务发生的时候
再将“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里的余额,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里面。
二,公司需要调整增值税业务的时候,涉及增值税补退税金时,应该通过会计科目“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进行调整。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贷:应调整的相关会计账户
(或相反会计分录)
一般需要调整的常用会计分录有:
1.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了投资、分配、展览、广告、无偿赠送他人等,而导致少记销项税额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投资/应付利润/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2.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了集体福利、个人消费、非应税项目等,而导致少记销项税额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给力][给力][给力]
3.因发出货物、价外收费、残料收入、“三包”收入(应按修理修配申报)等业务,应当按销售业务处理,而没有按销售,导致少记销项税额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帐款等
贷:营业外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贷 : 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4.因混合销售或兼营销售行为,而导致少记销项税额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收入等
贷:产品销售收入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给力][给力][给力]
5.对于出售,不符免税规定的固定资产,应交未交增值税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等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6.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移送相关机构销售等,而导致少记销项税额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帐款等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给力][给力][给力]
7.因结算上年税金,需调整本年期初留抵税金,而未作调整,造成虚列进项税金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8.因取得不符规定发票,须做转出进项税额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9.因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的产成品、在产品所耗用的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没有作进项转出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失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10.因各种原因造成,多记销项税额或少记进项税额的业务。
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贷:有关科目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
1.设置下列明细科目:
包括: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和代扣代缴增值税。
2.各明细科目核算内容:
①应交增值税核算内容:
核算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
[比心][比心][比心]
②未交增值税核算内容:
核算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从“应交增值税”或“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当月应交未交,多交或预交的增值税额,以及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
③预交增值税核算内容:
核算一般纳税人,转让不动产,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提供建筑服务,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等,以及其他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应预交的增值税额。
[比心][比心][比心]
④待抵扣进项税额核算内容:
核算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税务机关认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⑤待认证进项税额核算内容:
核算一般纳税人,由于未经税务机关认证,而不得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⑥待转销项税额核算内容:
核算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已确认相关收入或利得,但尚未发生增值税纳税业务,而需与以后期间确认为销项税额的增值税额。
[比心][比心][比心]
⑦简易计税核算内容:
核算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发生的增值税计提,扣减,预缴,缴纳等业务。
⑧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核算内容:
核算增值税纳税人,转让金融商品发生的增值税额。
⑨代扣代缴增值税核算内容:
核算纳税人,购进在境内,未设经营机构的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的应税行为代扣代缴的增值税。
好嘞!木木先分享到这里!
下篇文章再见![比心]
欢迎ㄧ点赞ㄧ转发ㄧ评论ㄧ收藏ㄧ关注
【第10篇】农产品增值税会计分录
一、进项税发票
1、购进物品收到专票
购进货物或服务时,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并不能直接抵扣,需要进项上网认证,待认证通过后,根据认证成功的金额才可以销项税抵扣。由于认证发票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情况下收到进项税发票下做“(待认证进项税额)”。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2、认证成功,待认证进项税转进项税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
如果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认证失败:
认证失败确认后,则证明此票不能抵扣,不能抵扣的税额要计入营业成本。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认证的是固定资产票
2023年4月1日起,购入固定资产也可以一次性进项抵扣进项税。如果固定资产的价值低于500万,则固定资产所得税税前也可一次性扣除。
二、销项税
销售货物、出售固定资产、出售原材料、提供有偿服务都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很多会计问小编,增值税的纳税义务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是发货、出票、还是收到款项。在这小编需要跟大家说下,按照规定,是发货与出票谁在前面谁算。但为了会计方便做账,一般按照出票时间。当然这里要注意会计收入的确认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是否存在差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用到“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以及“应收账款”等科目。
三、差额征税
劳务公司、建筑施工企业、旅游业、经纪代理服务、人力资源企业、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实行增值税差额征税。具体分录如下:
1、相关的成本费用发生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2、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简易计税
3、算出允许抵扣的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简易计税)贷: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四、免税增值税分录
农产品、高新科技产品、医疗等有免征增值税的项目。减免增值税不同于零增值税,需要在收入时计增值税税款,在做政府补贴,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或“其他收益”科目,具体视执行会计准则不同而不同)
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也有人直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完事。另外要注意,一般纳税人的免税项目还要将进项税额转出:(不转出国家就要倒给你税了)进项税转出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五、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出口环节免税且退还以前纳税环节的已纳税款。
在这里我们主要说的是,企业在商品报关出口时,退还其生产该商品已纳的国内税金。
1、采购货物或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取得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等科目
出口货物在征税与退税间存在税额差,目前执行免抵退政策,退的是进项税,只计算与进项税有关的应退税额和出口退税不得免征抵扣和退税的金额,这部分金额要转到成本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计提出口退税款: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收到出口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六、 月底结平
要转出的未交增值税额=当月销项税额—当月进项税额—上月留抵税额
当“转出未交增值税额”贷方有余额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缴纳以前期间的税费: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负数,不用做账务处理,就在借方有余额就行,下个月从销项税额中继续抵扣即可。
某些企业存在预缴增值税的情况,那么预缴时:
借: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结转: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第11篇】缴纳增值税会计分录
办公室概念拼贴画
一、计算公式: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二、会计分录:
1、月底,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不进行账务处理,直接作为留抵税额;
2、月底,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
(1)计算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以前留抵进项税额=本期应交增值税
(2)结转: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税金
(3)缴纳: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第12篇】农产品增值税核定扣除会计分录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扣除有哪些方法?
核定扣除方法目前主要有下列三点:1、纳税人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货物,按投入产出法、成本法、参照法核定扣除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以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为扣除率。2、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直接销售的,扣除率为10%。3、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经营且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包括包装物、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6%税率货物的,按12%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生产销售其他货物的,按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的政策规定是什么?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9号)对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的计算与申报产生了一些影响,本文结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5号)两个文件,对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的计算与申报进行总结与举例说明。
【第13篇】缴纳增值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中国现行的税种共18个种,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环保税。
那么,这些税种的账务处理方式,你们都了解吗?小编今天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1
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需就其全球收入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应交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贷:应缴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实际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
消费税
为了正确引导消费方向,国家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消费税的征收方法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方法。
企业销售产品时应交纳的消费税,应分别情况迸行处理:
企业将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外销售的,对外销售产品应交纳的消费税,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1)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交的消费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企业用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非生产机构、长期投资等其他方面,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应计入有关的成本。例如,企业以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项目,应交的消费税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营业外支出/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
贷: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
(3)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于委托方提货时,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税款,受托方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
(4)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方应将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成本,借记“委托加工材料”、“主营业务成本”、“自制半成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允许抵扣的,委托方应按代扣代缴的消费税款,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科目。
借: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5)企业进口产品需要缴纳消费税时,应把缴纳的消费税计入该项目消费品的成本,借记“材料采购”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6)交纳当月应交消费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等
(7)企业收到返还消费税,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税金及附加”科目
借:银行存款等
贷:税金及附加
3
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以下统称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①原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在这种方法下,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允许抵扣销项税额。在购进阶段,会计处理时实行价与税的分离,属于价款部分,计入购入商品的成本;属于增值税税额部分,按规定计入进项税额。
②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増值税”、“未交増值税”、“预缴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其中,一般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商品时应交纳的増值税额在“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
③不动产分期抵扣:根据财税(2016)36号等文件规定,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2023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23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④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在销售阶段,销售价格中不再含税,如果定价时含税,应还原为不含税价格作为销售收入,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作为销项税额。
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当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发生销售退回的,应根据按规定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⑤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企业提供应税服务,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价款的,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⑥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
⑦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等,导致原已计入进项税额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将进项税额转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般纳税人购进时已全额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等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40%部分应于转用当期转出,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原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改变用途等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应当在用途改变的次月调整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并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或者摊销。
⑧转出多交増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为了分别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増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増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税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情况,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増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月份终了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増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増值税)”科目。
⑨交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増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预缴増值税,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増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増值税”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増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
(2)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小规模纳税企业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工程施工”等科目。
4
环保税
《环保法》中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环境保护税。
(1)计算出环境保护税时,借记“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应交环境保护税”,实际缴纳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环境保护税”,贷记“银行存款”即: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环境保护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环境保护税
贷:银行存款
(2)环境保护税不定期计算申报的会计处理
环境保护税按次申报缴纳时直接借记“税金及附加”,贷记“银行存款”,即: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5
资源税
资源税是国家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我国对绝大多数矿产品实施从价计征。企业按规定应交的资源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资源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缴税费——应交资源税
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银行存款等
企业如收到返还应交资源税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税金及附加
6
土地増值税
土地増值税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取得增值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税按照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这里的增值额是指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在会计处理时,企业交纳的土地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核算。
(1)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应由当期收入负担的土地増值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转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与其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转让时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3)企业在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按税法规定预交的土地増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増值税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4)待该项房地产销售收入实现时,再按上述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该项目全部竣工、办理结算后进行清算,收到退回多交的土地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5)待该项房地产销售收入实现时,再按上述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该项目全部竣工、办理结算后进行清算,补交的土地増值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増值税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7
房产税
房产税是国家对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的由产权所有入交纳的一种税。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额计算交纳。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房产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房产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贷:银行存款
8
土地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是国家为了合理利用城镇土地,调节土地级差收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强土地管理而开征的一种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土地使用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土地使用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使用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使用税
贷:银行存款
9
车船税
车船税由拥有并且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交纳。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车船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车船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贷:银行存款
10
印花税
印花税是对书立、领受购销合同等凭证行为征收的税款,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的交纳方法。由于企业交纳的印花税,是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以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的方法交纳的税款。
(1)按合同自贴花: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预先购买印花税票,待发生应税行为时,再根据凭证的性质和规定的比例税率或者按件计算应纳税额,将已购买的印花税票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并在每枚税票的骑缝处盖戳注销或者划销,办理完税手续。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会发生应付未时税款的情祝,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金额,同时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企业交纳的印花税可以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2)汇总缴纳:同一种类应纳税凭证,需频繁贴花的,应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印花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印花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3)企业按照核定征收计算缴纳印花税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印花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印花税”明细科目核算。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11
城市维护建设税
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国家开征了城市维护建设税。
在会计核算时,企业按规定计算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实际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银行存款
12
企业所得税
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有关所得税法及其细则的规定需要交纳所得税。
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当期应计入损益的所得税,作为一项费用,在净收益前扣除。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企业所得税”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该明细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预缴的企业所得税;贷方发生额,反映按规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或预缴的企业所得税。
(1)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或预缴的所得税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
其中符合条件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企业等优惠税率类型企业,按照优惠税率计算应缴的所得税额。
(2)交纳当期应交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3)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说通俗点就是,因会计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当期多交企业所得税税,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增加,即未来少交企业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日确定或者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时账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一般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对应科目是“所得税费用”,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以后年度做纳税调减或者未来期间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税所得抵扣时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3
耕地占用税
耕地占用税是国家为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农用耕地而征收的一种税。耕地占用税以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计锐,按照规定税额一次征收。企业交纳的耕地占用税,不需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企业按规定计算交纳耕地占用税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14
车辆购置税
车辆购置税是对所有购买和进口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行为,按计税价格10%征收的一种税。
按规定缴纳的车辆购置税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企业购置免税、减税车辆后用途发生变化的,按规定应补缴的车辆购置税: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15
契税
土地使用权或房屋所有权的买卖、赠与或交换需按成交价格或市场价格的3%至5%征收契税。纳税人为受让人。其中计征契税的成交价格不含增值税。
按规定缴纳的契税
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16
文化事业建设费
文化事业建设费是国务院为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拓展文化事业资金投入渠道而对广告、娱乐行业开征的一种规费。
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计费销售额的3%计算应缴费额,计费销售额含增值税。
计算应交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缴税费——应交文化事业建设费
实际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应缴文化事业建设费
贷:银行存款
17
水利建设基金
计算应交时
借:管理费用-水利建设基金
贷:应缴税费-应缴水利建设基金
实际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应缴水利建设基金
贷:银行存款
18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计算应交时
借:管理费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贷:应缴税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实际上交时
借:应缴税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贷:银行存款
通过多年教学与实践的摸索,认为编制会计分录与会计计算公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倘若从会计计算公式的角度来编制会计分录,则能确保万无一失,一目了然。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私信【学习】即可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学课程15天!
【第14篇】免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一、增值税退(免)税相关税收政策及会计处理规定
1.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目前我国对出口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执行增值税退(免)税税收措施。
即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退还或免征其在国内各生产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也可以理解为对应征收增值税的上述应税行为实行零税率(国务院另有规定除外)。其从税法上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出口环节生产或销售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的增值税部分免征增值税;二是对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前道环节所含的进项税进行退付。
2.在上述政策前提下,通常按企业性质分为如下两类具体执行办法:
(1)“免、抵、退”税办法: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的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与视同自产货物、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列名的74家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2)“免、退”税办法: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即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货物、劳务、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
3.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及财会【2016】22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的精神执行《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二、实务案例分析与账务处理
1.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案例
a公司为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3%,退税税率为10%。2023年7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5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58.5万元通过认证。当月实耗法计算的免税原材料价格为110万元。上月末留抵税款5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790万元,收款648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fob)折合人民币236万元。则a公司当期“免、抵、退”税额及相关账务处理对应分析如表1。
需要提请读者关注的是: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25号)的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按规定的税(费)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表示在上例中,当确定当期的免抵税额为5.58万元时,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并进行相关税(费)申报工作(假定该公司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借:税金及附加0.56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0.39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0.17万元
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含直接贸易货物及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应税服务案例
b进出口贸易公司2023年6月出口英国某布品2万米,采购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单价人民币24元/米,计税金额人民币48万元,出口销售额(fob)折合人民币80万元,该布品退税税率为13%。则b公司该出口业务增值税相关政策运用及相应账务处理分析如表2。
注:若该外贸企业出口的产品为委托加工修理修配的货物,则相关原材料采购及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的金额即为该出口业务可退增值税额。
分析过程:由于b公司为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因此按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其出口货物采取免征增值税,且对应采购环节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即执行增值税“免、退”税办法。
3.融资租赁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向境外承租人出租货物案例
c融资租赁公司于2023年9月根据合同约定将一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出租给新加坡的y公司使用。融资租赁公司购进该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人民币279万元。该设备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为13%。则c公司该出口业务增值税相关政策运用及相应账务处理分析如表3(假定当月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应确认的融资租赁收入为12万元)。
根据现行增值税相关政策的规定:融资租赁出租方将货物融资租赁给境外承租方(含将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租赁给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向融资租赁出租方退还其购进租赁货物所含增值税。
值得注意的是:当外贸企业出口的商品及融资租赁业务出口的货品的退税率与其采购时的征税率之间存在差异时,相应计算出的差额税款应计入出口业务成本,此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征退税差额以进项税额转出计入营业成本的方式是趋同的,财务处理方式参考前述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业务的处理,此处不赘述。
三、实务中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在上述各案例的账务处理中,笔者认为有一个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即在账务处理上企业出口业务收入的确认金额应该从哪里取数?是fob还是合同约定的交易金额?
根据原财商字〔1995〕620号规定,企业出口的销售收入一律按照离岸价(即fob)作为标准。如果出口合同规定不以离岸价为准,则在出口商品离岸后由支付的运费、保险费、佣金冲减出口销售收入。但是这则规定已经废除了。此后,国家税务总局于2002年制定并发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其中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离岸价(即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但这仅为从税务口径明确的“免、抵、退”税计算基数,并非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出口企业出口业务收入确认金额的规定。如果合同约定的交易成交价为fob,则无税会收入确认差别(假定税务机关无核定差异),但若成交价为cif或cfr时,税务上仍以fob为准,而财务确认收入时也仍用fob吗?
时至今日,该问题在实务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导致有些企业在账务处理上对出口收入按fob金额确认,而有些则按买卖双方合同约定的成交金额来确认。按fob金额确认财务上收入的企业多是考虑到在退税申报时,直接按账面出口收入金额取数比较方便快捷,同时该金额与已申报到海关的离岸金额一致,不会产生财务收入与报关收入的差异,且该类企业通常认为cif及cfr中的运(保)费是由客户承担的,出口企业只是代收代付而已。还有些企业则沿用了原财商字〔1995〕620号规定的处理方式,即先按成交价确认收入,等运保费确定后再按实际发生额冲减收入。
对此,笔者认为,税务认可的出口发票上的fob金额或税务机关的核定金额是以税务视角联动出口退(免)税的执行为出发点的。这个出发点不应该影响企业进行账务处理时对《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遵循。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第三十条及第三十三条之规定:“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和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第三十条: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第三十三条: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基于以上几点,从出口企业的出口业务本身出发,实务中遇到的情况往往为fob、cif及cfr三种成交价下均以货物装运港船上作为买卖风险和费用的划分点。不同之处在于:以fob为成交价的情况下,出口企业不承担运输费用与保险费;cfr为成交价的情况下,出口企业不承担保险费,但承担运费;cif为成交价的情况下,出口企业需要承担运费与保险费。值得注意的是,实务中,即使是以cif及cfr为成交价,承运人与保险公司也并非由进口方指定,而是由出口企业自行选择其认为合适的承运人及保险公司并与其进行相关业务的商谈及服务费用的确定,且出口企业独立承担该等商谈过程中的风险和报酬,即使进口商最终无力支付交易价款,出口企业仍需承担向承运人及保险公司支付服务费的责任,运费发票及保险发票也开具给出口企业。这表明出口企业在物流及保险业务中,已实质上成为交易的一方,而非仅仅只起居间作用。由此,笔者认为,在cif及cfr出口贸易中(进口商指定承运人及保险公司并已商定好物流及保险合同各主要要素条款的除外),出口企业收取的交易金额总额及支付的运输与保险费用已完全符合前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30条及第33条规定,账务处理上应将合同交易全额确认为该出口业务的收入,并将实际发生的运输费及保险费计入销售费用中。
作者:汪雨露 袁慧敏,单位:长沙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湖南分所,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均不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税务或其他建议,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号所转载的文章,仅供学术交流之用。文章或资料的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人所有,我们尊重版权保护。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第15篇】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会计分录
导读:现在什么都是实名制,开发票也是,你取得发票之后是可以进项税抵扣的,打出发票即要交税的,那么假设你发票出错,需要冲红增值税改怎么退呢?很多初做会计的朋友为这个苦恼,下面会计学堂小编为大家简述一下发票冲红增值税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发票冲红增值税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如果是销货退回冲减当期销售收入,开红字发票冲减销售收入.
其会计处理是:借:产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2、你说的不属于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进项税转出举例:
属于原先购入物资即能认定其进项税额能抵扣 ,即进项税额已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但后来由于购入物资改变用途或发生非常损失,按照规定应将原已记入进项税额并已支付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入'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该部分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只能作为进项税额转出.
例如:a企业福利部门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4000元;为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5000元.a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则会计账务处理为:
借:应付福利费
4000+4000×17%=4680
贷:原材料 4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80
借:在建工程
5000+5000×17%=5850
贷:原材料 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0
【第16篇】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会计分录
前段时间有小伙伴在后台咨询一些增值税业务的会计处理,这里特意整理了一份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业务常用会计分录,基本涵盖了一般纳税人日常涉及的业务。我们勤奋进取的会计小伙伴们,是不会轻易浪费美好时光的,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业务的账务处理学起来!
一、购进商品或接受劳务的账务处理
1、购进业务的账务处理。(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借: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按当月已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按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如果发生退货:(1)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做认证,应根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2)原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做认证,应将发票退回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购进商品或服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账务处理。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经税务机关认证后:
借: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
3、购进不动产、不动产在建工程,进项税额分年抵扣的账务处理。
购进时: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按以后期间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待以后期间允许抵扣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允许抵扣的金额)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2023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以及2023年5月1日后发生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按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期从销项税额中抵扣;40%的部分为待抵扣进项税额,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4、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账务处理。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暂估入库
贷: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暂估入库 (红字)
贷:应付账款 (红字金额)
取得相关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认证后: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并未付款的,应在月末按货物清单或相关合同协议上的价格暂估入账,不需要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暂估入账。
5、作为扣缴义务人的账务处理。
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时:
借:生产成本/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应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
实际缴纳代扣代缴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二、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1、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般计税: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简易计税: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如果发生销售退回,应根据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会计收入确认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存在差异的账务处理:
a、按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时点早于按税法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
确认收入的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实际发生纳税义务时: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b、按税法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早于按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
纳税义务发生时:
借: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2、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配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企业发生税法上视同销售的行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
三、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
1、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
成本费用发生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库存商品/工程施工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
2、金融商品转让按规定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的账务处理。
产生的转让收益: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产生的转让损失: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投资收益
交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年末,“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如有借方余额时: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四、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收购货物直接出口,并没有经过生产过程,所以不适用免抵退的政策,而是适用免税并退税的政策。
生产企业采购原材料等生产货物然后出口,实现免抵退的政策。
1、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
收购货物时: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此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申报时填写在附列资料表二中“待抵扣进项税额—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一栏)
货物出口后,根据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出口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的:
借:主营业务成本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
(1)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按规定计算的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
借:主营业务成本(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在规定期限内,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不足以抵减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不足部分按有关税法规定给予退税的,应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五、进项税额抵扣情况
发生改变的账务处理
1、用于集体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非正常原因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原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改变用途等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应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调整后,应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在剩余尚可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或摊销。
4、一般纳税人购进时已全额计提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等,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需分次抵扣,对于结转以后期间的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六、月末结转
1、月度终了,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月度终了,当月多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七、交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1、交纳当月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交纳以前期间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3、预缴增值税:
预缴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将“预交增值税”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在纳税义务发生时结转
4、当期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营业外收入
八、税控设备和技术维护费
抵减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管理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