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系经营范围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公司知识 > 所得税

工资个人所得税(16篇)

发布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76

【导语】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资个人所得税,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工资个人所得税(16篇)

【第1篇】工资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工资怎么交个税

(一)如果是公司的职工的话,工资薪金所得税是实行扣缴制。员工在收到工资以前,员工所在的单位会先到地税局办理代扣代缴的手续,会先把税缴纳之后再将工资发放给员工。公司的财务人员会在发放工资之前先根据每个人的工资,算出需要缴纳的税收。

(二)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个月5000元,如果公民每个月的收入超过5000元的话,就需要自觉的进行纳税,如果没有达到起征点的话,就不需要纳税。不同的工资收入,对应的税率也不同,收入越高的话,所要缴纳的税也越多,适用的税率也也比较大。收入比较低的,需要缴纳的税也比较少。

二、交个税标准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个税免征额由现行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为3%至45%.

(一)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二)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三)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四)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五)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六)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七)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八)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三、不交个税会受什么处罚

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参考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计算 https://www.91kaiye.cn/article-12252-1.html

^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https://www.91kaiye.cn/article-10047-1.html

【第2篇】成都工资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老百姓向国家上缴的税种。从个税的征税内容来看,包含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经营所得等等。个税的多少,侧面也是反映了一个地区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与富裕程度。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中国个税十强城市。这也是一组非常公正的指标,我们就采用去年全年的个税数据。

2023年,中国个税十强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天津、苏州、宁波、成都、南京。从个税十强城市来看,中西部地区仅入围了一个成都。有学者表示,重庆凭借3000多万人口,但个税已经位列十强之外,说明重庆的发展水平还需提升。成都个税位居第9,武汉位居第12,重庆位居第13,这也是中西部个税最强的三个城市。

上海的个税以1509亿元,位居我国城市首位。近代以来,上海已经成为了我国第一大经济体,是我国的航运、科技、金融、科教等中心。北京作为首都,个税达到了1360亿元,与上海还有一些距离。目前在个税方面,上海和北京处于一个梯队,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

深圳的个税为740亿元,杭州的个税为453亿元。深圳位居第3,杭州位居第4,两大互联网之城,都有不错的发挥。个税四强,也呈现了北上深杭的城市格局。这几年,杭州的发展非常稳定,走出了自己的节奏。在不少核心指标中,杭州已经入围了我国城市四强。

广州的个税以371亿元位居第5,从综合实力来看,广州依然是我国第三大城市。广州是我国传统的商业中心,广交会也是让广州名声在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广州在省内有深圳的挑战,对外有杭州的追赶。如果说广州是传统的商业,那么杭州就是新一代的商业模式。

接下来,天津、苏州、宁波、成都、南京五大城市的个税其实都非常接近。苏州的个税以231亿元位居第7,宁波以215亿元位居第8,南京以211亿元位居第10。观察发现,个税十强城市中,长三角城市群就占到了一半。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下辖强市如云,实力不俗。

个税十强城市中,除了长三角城市群,其余五个城市分别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未来是城市群、都市圈的时代,大多数顶尖的城市也都是各自城市群龙头。从个税数据中,不仅能体现出地区的富裕程度,还能反映出各地产业发展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的个税以210亿元位居我国城市第11位,与南京的差距近在咫尺。考虑到厦门的可用面积与常住人口,我们发现厦门个税实力实则非常出众。从个税增速来看,未来的厦门也将有望挑战我国个税十强城市。对此,你们怎么看?

【第3篇】月工资9000个人所得税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的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理论上说月收入达到8000元就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了。可实际上,一般一个人月收入8000元,要养一家四口是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如果我们多缴了税款,可以在第2年汇总清缴的时候申请退税。汇总清缴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

2023年10月我国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每月,但是2023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一共包括六项扣除,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继续教育、房租支出、贷款利息支出、赡养老人支出

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子女,每个子女按照1000元的额度实行定额扣除。如果是两个子女的话,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起征点就达到了7000元。

如果说我们租房或者需要偿还房贷:房租支出的定额扣除是根据不同级别的城市按照1500元、1100元和800元的标准进行定额扣除。贷款利息支出是首套房房贷,定额享受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

另外,老人虽然不一定跟我们居住,但是我们也可以享受到1000元或2000元(独生子女)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定额扣除。

像我尽管每月挣不了那些工资,但是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却包含了独生子女2000元、子女教育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达到了9000元以上。

总体来说,我国的税收体制确实有题目所说的问题,个人所得税是按个人征收而不是家庭征收。家庭的赡养率是不一样的,但是个别情况下却需要缴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

像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实施个税缴纳,甚至社保税(费)的缴纳。比如说美国、日本等等。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也是人口老龄化逼出来的,有利于鼓励人们早日结婚、生育。

目前在于我国的税务征收能力,还是距离西方发达国家有些差距的。不过国家已经整合了国税和地税,对于税务部门有了明确的定位。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税务征收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说婚姻是可以变化的,特别是现在他们离婚率越来越高。会不会出现假结婚的情况,也不一定在中国为了买房都可以出现假结婚、假离婚,以后为了避税是否出现这种情况,也真的难说。如果税收体系信息不能够及时更新,不能够抽检核实,确实也会出现漏税的情况。

未来或许我们也会对家庭或者个人进行抽检,但是又太耗费时间、精力和成本了。其实行政也是一种在效率和利益之间最大化的一种选择。

所以,短时间内我们还出现不了以家庭为单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不过相信随着房地产税的征收,以及国家政务信息大数据平台的并入使用,相信未来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4篇】工资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支付劳务费的一方在给提供劳务者开具增值税发票后,却没有为劳务者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那么劳务者个人是否需要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呢?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的第三条规定,取得应税所得的纳税人,如果扣缴义务人没有扣缴其税款,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办理申报纳税:

如果是居民取得的个人综合所得,那么可以按照上述公告的第一条来办理。需要依法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的居民,在专项扣除后剩余金额超过6万元;居民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并且专项扣除之后余额超过6万元;纳税年度内企业的预缴税额比应纳税额多;纳税人申请退税。

如果是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或者其他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6月30日前,向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并办理纳税申报。如果是有两个以上的扣缴义务人,但是都没有扣缴税款,个人就需要选择向其中一处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取得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的纳税人,包括取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都应该在取得所得的次年6月30日之前,按照相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同时报送《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

总之,在税务机关通知的限期内,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在期限内缴纳税款。如果纳税人收到了税务机关通知需要在限期内缴纳,那么在次年6月30日前通过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就可以了。

关于该问题,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或联系“广州印心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哦!

【第5篇】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每月的工资为8000元,基本上是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这主要是个人所得税的计征是依法缴纳五险一金,扣除个人专项附加等费用以后,如果每月的工资还超过5000元以上,才能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精神,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这里所说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三岁以下婴幼儿抚养费等支出。

每月8000元的工资,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8%,每月需要扣除基本养老保险费用640元,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2%,每月需要扣除基本养老保险费160元,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为0.5%,每月扣除失业保险费用64元,三险费用每月合计扣除864元。

8000元的工资扣专项扣除860元以后,每月工资还有7136元,如果单位同时缴纳了住房公积基金的,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最低为5%,最高为12%,如果按照5%来缴纳,每月需要扣除400元,如果按照12%来缴纳,每月需要扣除960元,扣除了五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后,每月的工资还有6736元到6176元。

如果没有专项附加扣除的职工,余下的6736元到6176元超过了5000元,这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但是适用的税率也是最低的3%,按照税率表一的规定,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个人所得税率为3%,计税的办法是8000元减去6736元,或是减去6176元,那么每月需要扣税37.92元到54.72元;如果单位没有缴纳五险一金的,则每月需要扣除个人所得税90元。

但在个人所得税法中还有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这几项支出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扣除其中的一项或是两项还是存在的。

比如,如果你是在大城市租房居住的,每月可以扣除1000元,如果是按揭买房的每月也可以扣除1000元,买房或是租房只能扣除其中的一项。赡养老人的费用每月可以扣除1000元,现在还有抚养不满三岁的婴幼儿的每月还可以扣除1000元等。

专项附加扣除以后,哪怕只是扣除其中的一项,扣除1000元以后,每月8000元的工资几乎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综上所述,新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每月8000元的工资,在专项扣除后,还需要每月纳税37.92元到54.72元之间,关键还是要看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没有缴纳五险一金的每月扣除个人所得税90元;加上专项附加扣除以后是达不到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的。

【第6篇】劳务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涉及到的纳税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2023年新闻报道的相关明星偷逃税款的处理结果,更是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本文以例题的方式说下个人从企业取得劳务报酬所得会涉及到哪些税种?

例:2023年10月甲市乙公司(小规模纳税人)聘请王某为其提供设计服务,支付费用18万元。那么针对该项业务,王某应该缴纳什么税种?甲公司应该扣缴哪些税种?金额各是多少?

1、由于王某提供的设计服务,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且其收取的款项超过了增值税起征点的范围,故需要去税务局代开发票。并需向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2、甲公司应预扣王某个人所得税;

3、增值税=180000/(1+1%)*1%=1782.18(元)

城建及附加=1782.18*(7%+3%+2%)*50%=106.93(元)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80000/(1+1%)-106.93)*(1-20%)=145354.46(元)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145354.46*40%-7000=51141.78(元)

另外,1、若乙公司应扣未扣税款,将被处以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罚款。

2、王某取得的劳务所得为其综合所得组成部分,年度终了,王某应该与工资薪金、其他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汇总作为综合所得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提示:由于该业务发生在2023年10月,故可享受“六税两费”减征50%政策;同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本文仅供参考使用,欢迎大家交流学习!

【第7篇】发工资扣个人所得税

注意啦!这类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在一月份可以直接扣除6万元!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次性扣6万元!

一、政策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中的规定:

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

即,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对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如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扣缴义务人也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那具体要什么条件,才可以享受呢?

第一类

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单位扣缴申报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

具体来说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可:

第二类

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如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同样也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二、举例

之前说过了只有符合且同时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才能适用该政策,那具体怎么分辨呢?举个例子:

【例1】小张2023年至2023年都是a单位员工。

a单位2023年1-12月每月均为小张办理了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假设小张2023年工薪收入合计54000元,则小李2023年可适用该公告。

【例2】小张2023年3-12月在b单位工作且全年工薪收入54000元。

假设小张2023年还在b单位工作,但因其上年并非都在b单位,则不适用该公告。

具体怎么计算呢?接着举例:

【例】小张为a单位员工,2023年1-12月在a单位取得工资薪金50000元,单位为其办理了2023年1-12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

2023年,a单位1月给其发放10000元工资,2-12月每月发放4000元工资。

在不考虑“三险一金”等各项扣除情况下,按照原预扣预缴方法:

小张1月需预缴个税(10000-5000)×3%=150元,其他月份无需预缴个税;全年算账,因其年收入不足6万元,故通过汇算清缴可退税150元。

采用新公告规定的新预扣预缴方法后,小张自1月份起即可直接扣除全年累计减除费用6万元而无需预缴税款,年度终了也就不用办理汇算清缴。

【例】小周为a单位员工,2023年1-12月在a单位取得工资薪金50000元,单位为其办理了2023年1-12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

2023年,a单位每月给其发放工资8000元、个人按国家标准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

在不考虑其他扣除情况下,按照原预扣预缴方法,小周每月需预缴个税30元。

采用新公告规定的新预扣预缴方法后,1-7月份,小周因其累计收入(8000×7个月=56000元)不足6万元而无需缴税;从8月份起,小周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每月需要预扣预缴的税款计算如下:

8月预扣预缴税款=(8000×8-2000×8-60000)×3%-0=0元

9月预扣预缴税款=(8000×9-2000×9-60000)×3%-0=0元

10月预扣预缴税款=(8000×10-2000×10-60000)×3%-0=0元

11月预扣预缴税款=(8000×11-2000×11-60000)×3%-0=180元

12月预扣预缴税款=(8000×12-2000×12-60000)×3%-180=180元

小慧说

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如扣缴义务人预计本年度发放给其的收入将超过6万元,纳税人需要纳税记录或者本人有多处所得合并后全年收入预计超过6万元等原因,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可在当年1月份税款扣缴申报前经双方确认后,按照原预扣预缴方法计算并预缴个人所得税。

电子税务局客户端如何操作?

说了这么多条件,具体操作是怎么样的呢?下面以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客户端实际操作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客户端的具体操作。

前排提示

若是在提前测算所属期2023年1月个税时,需要把首页的所属月份调整为2023年1月。若是在2月正常申报所属期1月时,所属月份则默认为2023年1月。

1、进入【综合所得申报】-【正常工资薪金所得】或【劳务报酬(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其他连续劳务)】报表填写页面时,系统会根据本地上一年度数据弹出不同提示:

如果本地上一年度数据不完整,则弹出如下提示:

如果本地上一年度存在完整的填报数据,则弹出如下提示:

2、点击【立即确认】打开【减除费用扣除确认】页面。(也可通过对应所得项目的收入列表页面,点击【更多操作】-【减除费用扣除确认】进行确认。)

3、若扣缴端存在完整的2023年度所属期1-12月的申报数据的话,则在进入“减除费用扣除确认”界面时,系统会自动根据本地数据统计符合按照6万元扣除减除费用的纳税人。

统计后符合条件的人员会显示在列表上,且“是否直接按照6万元扣除”默认为“是”。

如果因为换过电脑或者重装过系统,造成申报数据不全,但依旧想使用自动统计功能的,则需要将上年度申报数据进行手动补全。若人员未采集完全的,需要先在人员信息采集里添加人员,支持“单个添加”和“批量导入”。

注意:采集的纳税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人员状态”必须为“正常”;

2、“是否扣除减除费用”必须为“是”;

3、“任职受雇从业类型”必须为“雇员”、“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和“实习生(全日制学历教育)”中的一种;

4、“任职受雇从业日期”必须小于等于税款所属年度的1月。

再通过系统首页税款所属月份进行切换需要补全的所属月份,在“收入及减除填写”里完成预扣预缴申报数据的填写,以正常工资薪金为例,报表填写支持单个添加、复制上月数据、生成零工资和模板导入。

注意: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纳税人才可以自动统计:

1、必须1-12月均存在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等各类工资薪金所得)或劳务报酬所得(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其他连续劳务)才符合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条件;

2、不能同时存在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等各类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其他连续劳务);

3、上一年度1-12月收入合计(不扣减任何费用及免税收入)不能超过6万元。

报表填写完成后,点击【税款计算】进行算税。如果税款计算成功,则该属期数据补充完成,再通过切换所属月份完成其他月份数据补全。

若存在符合条件但系统未统计到的纳税人,也可通过【添加】功能手动新增。点击添加后,跳出新增人员的对话框,可以选择符合政策条件的纳税人,核实信息(包括纳税人姓名、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成功后,会保存一条记录,对应的是否直接按照6万元扣除栏次显示为是。

注意:人员信息采集中以下人员不允许添加:

1、是否扣除减除费用为“否”的纳税人不允许添加;

2、任职受雇从业类型为“其他”的纳税人不允许添加;

3、任职受雇从业日期大于当前税款所属年度1月的纳税人不允许添加。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

如果重装了扣缴端或通过其他渠道变更了需要按照6万元扣除减除费用的纳税人信息,可手动点击【更新】按钮获取最新的确认结果(前提是已经在“人员信息采集”中提前采集好纳税人信息)。减除费用扣除确认完成后,再点击【确认】

减除费用扣除名单确认完成后,即可正常填写2023年1月属期的申报表。

报表填写完成后,点击【税款计算】,系统会按照纳税人的“减除费用确认”信息和“人员信息采集”信息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第8篇】退休工资个人所得税

近几年国家对个税的征缴管理越来越严格,很多人在个税问题上“翻了车”。那么,退休人员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呢?是不是退休以后,就不需要缴纳个税了?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退休人员的收入来源;然后,才能根据收入来源,确定是否需要缴税。

一、退休人员的收入来源,有哪些?

退休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以下3种:一是养老金;二是退休返聘的劳务报酬;三是其他所得。具体如下:

1.养老金

对于累计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即可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是国家为保障退休人员生活,为符合申领条件的群体,由社保机构发放的一种养老保险待遇。

2.退休返聘的劳务报酬所得

退休以后,由企业或者机构返聘到相应岗位,继续为企业或机构提供劳动。企业或者机构会根据退休人员提供服务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

比如:退休人员为某公司提供教育、艺术、文化等服务,由某公司根据劳动的时间或者质量,为退休人员支付劳动报酬。

3.其他所得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

二、退休人员是否需要缴纳个税?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收入来源不同,缴纳个税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具体如下:

1.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养老金或者退休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2.退休返聘的劳务报酬,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退休人员取得的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其他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综上所述: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不能简单地说:交个人所得税或不交个人所得税。还应根据退休人员取得收入的来源,确定哪些收入该交个人所得税,哪些收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关于退休人员交个税等有关问题,欢迎留言!

我是,每天分享你最关心的职场和社保问题!

【第9篇】高工资怎么规避个人所得税

个税如何税务筹划,个人合理节税降费,税务优化个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好助手财税咨询专业纳税筹划师,为企业减负!个税如何税务筹划?

个税筹划应先分析相关法律。一方面可以保证规划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又能使规划行为更加科学严谨。第二分析自己的情况。因为个税筹划需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第三准备多个方案,个人所得税筹划的方法并不单一,所以可以多准备几个方案,方便选择。

个税如何税务筹划

一、个税筹划的方向

1、在保证实际所得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减少名义所得和名义支出,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比如把个人收入变为单位对职工的福利劳保支出,个人收入就可以在单位经营成本中税前扣除。

2、对可以减除一定费用的应税所得项目,应尽可能扩大减除费用额度。比如在房屋出租收入缴纳个税方面,若在房屋出租期间对房屋进行维修,那么维修费用就可以在税前进行扣除,从而扩大减除费用额度。

3、对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项目(如工资、薪金收入等),应尽量避免临界所得进入高档税率区。比如王先生3月份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5%的税率,再多发几十元工资,税率就变成10%了,那么这几十元就应尽量改期发放,避免“单位多发了钱,收入却减少”的尴尬。

二、个税筹划的原则

1、综合效益原则。纳税筹划不能孤立进行,如果某项纳税筹划取得了节税效果,却增加了其他方面的支出,这样进行纳税筹划就值得商榷。

个税筹划的原则

2、税收筹划前瞻性原则。任何一项具体的纳税筹划方案的研发、选择、确定,都必须在该方案所涉及的纳税事项已成为既定事实之前。如果该涉税事项已成既定事实,再事后进行“筹划”,就是掩盖事实真相,伪造、变造、隐匿相关资料,纳税人将承担偷税的法律责任。

三、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法

1.合理规划月薪及年终奖

根据年终奖相应的税收优惠,如果员工当月工资低于税法规定的扣除金额,年度一次性奖金应减去员工当月工资收入与扣除金额的差额后的余额,确定年度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金额。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惠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年终奖的发放时间和年终奖与工资的比例,以达到节税目的。

2.通过通讯费、交通费等发票实报实销进行节税

根据税法,以现金形式发放通信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的,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只要是根据经济业务的本质,取得合法发票,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费用的,与收入相关的合理支出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3.合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

国家也有一些与个人所得税相关的政策,如按照国家或地方政策规定的标准缴纳的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差旅费津贴、误餐津贴等。按过年规定发放。

综上所述,高收入人群在开展个人所得税筹划活动时,制定的方案必须合法、全面。不要超越法律红线,否则税收筹划就成了非法偷税漏税,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第10篇】一万元工资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晓松认为国家推行任何政策的主旨都是以利国利民为根本,个人养老金以税免的方式推出,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家养老金池,其次是减税增收后,能够起到提升国内消费的目的。有消费、有收入老百姓生活安稳,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一片祥和。

晓松认为个人养老金能起到强制规划收支的作用,国家帮理财有一定的可信度。是否人人都需要购买个人养老金,购买后对自己的生活是利是弊,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第一看个人经济能力能否负担得起,首先职业前十名会购买的概率大一些

第一名:国家烟草公司

第二名:医院医生

第三名:科研人员

第四名:高校教师

第五名:国家电网

第六名:三大运营商

第七名:国有银行

第八名:公务员

第九名:教师

第十名:事业单位

原因——基于自身工作稳定、福利好、收入高在当前经济下行不利投资理财的情况下,此类群体大概率会考虑购买个人养老金。

第二看看个人养老金加入专项免税额度后对民生的益处有多大:

实际收入=税前收入-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个人缴纳部分-应纳税款

应纳税款=需纳税款项×应扣税百分比-速算扣除数

需纳税款项=税前收入-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个人缴纳部分-累计专项免税额度-起征点。

速算扣除数分别是:3%=90、10%=210、20%=1410、25%=2660、30%=4410、35%=7160、45%=15160。

举例小明缴纳个人养老金前:

税前收入为10000元,各项社保费用1000元,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小王实际收入=10000-1000-〔(10000-1000-5000)×10%-210〕=8810元

举例小明缴纳个人养老金后:

税前收入为10000元,各项社保费用1000元,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小王实际收入=10000-1000-〔(10000-1000-5000-1000)×10%-210〕=8910元

小明缴纳个人养老金后每月比之前多100元,如果按年缴纳12000元个人养老金算,每月需缴纳1000元,合适还是不合适就需要小明自己去衡量了。

据官方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157元,增长8.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2417元,增长8.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2元,增长12.3%,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7.1%。

由此数字看年缴纳12000元个人养老金的人数能有多少呢。

第三看看个人养老金试行的收益及本身的安全稳定性如何

2023年9月16日,社保基金会发布2023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

从投资业绩来看,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额631.80亿元,投资收益率4.88%。领先市场同业可比水平。其中,已实现收益额752.64亿元(已实现收益率6.12%),交易性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120.84亿元。

4.88%的收益率略超该年度上证指数涨幅:2023年,上证指数由3474.69涨至3639.78,涨幅达4.8%。该收益率也超过同期深证成指涨幅:2023年,深证成指由14516.12涨至14857.35,涨幅仅为2.67%。

据官方分析长期而言,养老保险基金业绩较优。自2023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2,619.77亿元,长期持有年均投资收益率可达6.49%。

看到官方的报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就知道自己买的理财最近一年赔多赚少,不知道大家怎样,也许交给国家更安全,不得而知。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当领取养老金的时候,需要补税,这点也是每一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要因为没注意到关键一点到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晓松虽然关注养老话题近三年的时间,但是目前没有缴纳个人养老金的打算,静观其变。

关于个人养老金政策,晓松还有一个想法与网友们分享——国家的想法是补足养老金池,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发放。

从国家十四五推出的养老金统筹政策,养老金专项理财政策,个人养老金政策,养老金储蓄政策及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的延迟退休政策看,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明眼可见,但2035/2036年是否会耗尽,只有国家财政部门才清楚。

晓松按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和大家分享讨论,欢迎网友们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国家应对养老金亏空的第一招是养老金统筹

最早出现养老金亏空的省市是如东北三省大量人口流失的地区,众所周知退休人员养老金中的基本养老金部分,主要是由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12%和在职人员缴纳的16%及农保部分所组成,如果一个地区人口流失严重,就会造成当地养老金的不足。

当一个地区的养老金池无法支付当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时,在不动用地方及国家其它财政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南水北调”的方式,由国家统一分配形成养老金大锅饭。

国家应对养老金亏空的第二招是发展养老金的第三支柱

我国最早的养老金体系是以基本养老金保险为主,后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入了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但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靠国家和企业很难维持养老金的稳定。

近些年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和强化我开头所说的各种养老金政策,这就是养老金的第三支柱,简单说就是以前老百姓的养老由国家和所在企业管,现在则需要自己通过自我调整和理财配置打满足够的个人aoe。

国家应对养老金亏空的第三招是延迟退休

养老金参数:缴费率(养老金缴费比例),替代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赡养率(供养比例)

缴费率=替代率×赡养率

按照我国目前的养老金政策,这三个参数需要保证稳定不变。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其替代率每年都会有所提高,要保证缴费率的稳定,就只有降低赡养率,也就是需要提高的数量,降低的数量,因此出现了延迟退休的概念。

关于延迟退休国家始终在理论状态,没有明确具体时间,但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和养老金的捉襟见肘,在十四五或十五五期间极大可能会施行,作为普通百姓面对未来必将到来的政策,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身心健康准备:健康才能坚持工作到退休,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退休生活,健康能延长自理的时间减少需要别人照护的时间,减少给家人带来的经济和护理压力。

职能规划准备: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努力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活到老学到老,自立终老。未来国家、企业、社会、家人对自己的养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主要输出还是要靠自己。

财富规划准备:静观、静待养老金专项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储蓄的试行结果。稳定理财,谨慎投资。

保障健康第一,维系亲情友情第二,投资理财第三,祝网友们快乐,阖家幸福。

感谢阅读,请分享给更多朋友助力每一个人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每一天。点赞、收藏、喜欢、关注晓松与您分享更多关于身心健康、养老理财、养老规划的话题。欢迎大家评论我们一起探讨。

【第11篇】工资7500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年收入15万,很多人都已经能实现了,但年收入15万,可能需要交几千元的个税,具体需要交多少,如何能实现0缴税。

我是银行理财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计算一下,年薪15万,正常需要缴纳多少税收。

南京一家企业的职工,小张年薪15万元,单位给缴纳五险一金,平均月薪1.25万。

江苏社保缴费基数为4250元,社保缴费上限为4250*300%=12750元。

所以小张的社保可以按照其平均月薪为月缴社保基数

专项扣除

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为工资的8%,养老保险个人月缴费为12500*8%=1000

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个人缴费为工资的2%,医疗保险个人月缴费为12500*2%=250

失业保险,职工失业保险个人缴费为工资的1%,医疗保险个人月缴费为12500*1%=125

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为工资的12%,住房公积金个人月缴费为12500*12%=1500

整理完以上信息,我们来计算下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50000-60000-(1000+250+125+1500)*12=55500

适用1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55500*10%-2520=3030

3030元的税费不算低,我们看一下如何进一步节税,分为两种情况

无专项附加扣除

在小张入职时,将个人的工资待遇签订成,工资薪金12万,年终奖3万。

那么小张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120000-60000-(1000+250+125+1500)*12=25500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25500*3%=765元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30000*3%=900元

年度个人所得税=765+900=1665元

个人所得税节省了1365元

有专项附加扣除

育有一子,已满3周岁,子女抚养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

独生子女,父母已满60周岁,赡养父母每月2000元定额扣除

有住房按揭贷款,每月房贷利息1000元定额扣除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00-60000-(1000+250+125+1500)*12-(1000+2000+1000)*12=7500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7500*3%=225元

个人所得税节省了1365元

那还能不能进一步节税呢?

可以,能从三个方面着手

1.参加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学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有帮助,这样可以每年3600定额扣除或每月400的定额扣除

2.参加单位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计划,这样个人每年按4%缴费,可以税前扣除,不过参加年金计划的属于递延纳税,在未来领取年金的时候,如果超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还是要交个人所得税的

3.所在单位能够提高社保缴费基数,这样专项扣除金额会提高,从而降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当然也可以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生育二胎来享受生育津贴,提高专项附加扣除,

通过以上一些操作,我们就可以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降为0了。

像通过在税收洼地注册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将个人所得转变为经营所得,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们普通工薪阶层,另外也容易被认定为偷漏税。

税收是‬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我们要‬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

【第12篇】工资个人所得税算法

个税起征点5000是什么意思?

你的月工资 - 五险一金 - 专项扣除,如果还大于5000,那么恭喜你,你获得了交税资格

我的总工资达到多少要交税?

假设你的五险一金扣除比例是10%,并没有专项扣除费用。那么就是月工资 - 五险一金(总工资*10)=5000,很容易得出月工资如果多于6000,那么恭喜你,你获得了交税资格

专项扣除都有什么项目?,别分扣多少?

个人所得税率表 ,下面会用到

个税如何扣除?按月工资10000,五险一金10%, 专项扣除1000,来举例计算

1月个税:(1月份工资10000 - 五险一金10000*10%- 专项扣除1000 - 个税起征点5000)*3% = 90

2月个税:(1,2月份总工资20000 - 1,2月份总五险一金2000 - 1,2月份总专项扣除2000 - 1,2月份总个税起征点10000 (1,2月份总免征额))*3% - 1月份个税90 = 90.

注意2月份还是*3%, 是因为总的要交税的部分不超过36000

每个月交税的钱是否一样

在累计应纳所得额没有达到下一个级数之前,每个月交税的钱都是一样的

奖金如何计算税率?

2023年底发的奖金是单独计算的,不加12个月要交税总额,以50000奖金举个例子

50000*10%*-2520=2480

2023年1月1日要加入累计应纳所得额,小编很惨,属于这一类。

【第13篇】一次性工资个人所得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单独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单独计税”),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并入综合所得计算”)。

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和并入综合所得计税的区别:

计税方式比较

(一)单独计税

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根据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

(二)并入综合所得计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并入当年综合所得,按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 综合所得税率表 ▶

案例分析

假设甲、乙二人的综合所得均只有工资薪金和年终一次性奖金收入,无其他综合所得,专项扣除均为全年工资的20%,专项附加扣除为24,000元/年。甲、乙二人的工资薪金、扣除及全年一次性奖金数据,以及适用不同计税方式计算的个税如下表(金额单位:元):

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个税,对甲来说有利;而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对乙来说更有利。因此,全年一次性奖金选择何种计税方式需根据各人当年的综合所得分别予以判断,可以在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时选择是否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进行申报。

关注事项

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允许采用一次。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

《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2号)

来源:华政税务

end

海南企创华政税务师事务所是aaaaa级认证事务所,我们为企业提供自贸港税收政策返还咨讯服务、工商注册及代理记账一站式服务、财税咨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贸港各项扶持资金申报、税收筹划、财务外包、出口退税、海关稽查业务审核、进出口企业aeo认证、信用等级认证服务等。

【第14篇】民工工资个人所得税

现在差不多是准备所得税最终结算的时候了。

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今年是个人所得税最终结清的第一年,涉及到很多人手中的钱。很多朋友都在谈论,过去扣缴的20%个人所得税,是否有机会回报一点,即增加收入。

希望总是一件好事。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今年个人所得税的最终结算是否会影响他们。

个税还不是征收管理稽查的重点

在税务局与乙方企业的一位朋友聊天时,她说,征收管理最重要的增值税是企业所得税,是全年财政收入的最大部分。

个人所得税在总税收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未经估价。自上而下,个人所得税的检查并不严格。公司通常会想方设法为员工避税。

相反,在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娱乐业和互联网名人成为第一只被打败和抓住的鸟。一些公司和明星已经筋疲力尽,尚未康复。

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业问题。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一种中间工具,而这可能不是一个税收信号。

我认为农民工个人所得税税率不会是调查的重点。如果您与本公司签订雇佣合同,且本公司承担五项保险和一项基金,本公司将按照正常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代扣代缴,人力资源部将通知您安装应用程序并申报您自己的税款。通过层层承包商支付,直接以现金结算。可以肯定的是,无法通知所有人进行最终结算。然而,一些承包商要求工人开具劳动发票,这风险更大。

个税的起征点和抵扣额对所有人都生效

根据2023年年薪个人所得税政策,年免税额为60000元。通过一些特殊的扣除,可以有24000元用于儿童教育者和家长的支持。有了一些奖金,年收入低于10万的个人所得税很少。如果收入不符合这一标准,暂时性的大额收入,就没有个人所得税。别担心。

今年个人所得税的最终结算对农民工的影响应该很小。,我父亲是一名农民工。大多数情况下,当他拿到工资时,他的老板会直接打卡,很少有人谈论税收。

后来,他做了一些小项目,一些自建房屋,私人定居点,并且没有税收。然而,税率将越来越标准化。希望对个人所得税有明确规定,对农民工有具体优惠政策。

大多数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城市养老保障,新农村保险的金额也很低。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对社会的要求很少,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负担沉重。

【第15篇】工资7000应扣多少个人所得税

自从2023年开通个人所得税app自行申报纳税。我想我们每个纳税义务人都要对税法,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必须有所了解。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维护自身利益。

第1个问题:个人所得税是怎么个交法?

按月预缴,年度汇算清缴。

什么叫按月预缴?

每个月我们都会交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现行的法律制度中是由公司代扣代缴。首先大家看一下这一个月度个人所得税税目表。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也就是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不纳税。超过5000元的扣除5000元后纳税。

举个例子,如果本月收入7000元,应纳税所得额就是7000-5000=2000元,对应税目表,不超过3000元,对应的税率是第1档3%。本月预缴的个人所得税2000×3%=60元。本月的到手工资就是7000-60=6940元。

如果本月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总额1000元。那么本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7000-5000-1000=1000元,对应税目表,本月预缴的个人所得税就是1000×3%=30元,本月到手工资就是7000-1000-30=5970元。其中减掉的那1000元是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

再举个例子:

如果本月收入12,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0-5000=7000元,7000对应的税率是第2档10%,本月应交个人所得税7000×10%-210=490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速算扣除系数是可以直接减掉的税额。同理,如果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金额为1000元。那么本月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0-5000-1000=6000元,本月应当预缴的个人所得税为6000×10%-210=390元,本月到手工资为12,000-1000-390=10610元。

这里每个月的个人所得税其实就是预缴的。所谓预缴就是先交着,到年底了再统一算全年工资,最终算一下,本年到底应该交多少税。那么还有一个问题,谁去交了呢?交到哪里了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词汇叫代扣代缴。公司在发工资之前,计算好本月的应纳税额,向税务局申报,然后把这个税额交到税务局。

接下来就是年度汇算清缴。我们再来看一下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税目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6,000元。税率是3%。

还是举个例子说明:

假如今年我的全年收入是8万元。因为每月少于5000元不征税,那按全年算5000×12=6万元。也就是说年收入低于6万元应该是不用交税的。那我今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8万-6万=2万元,对应上面的税目表,税率是3%。那其实我本年一共应该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是2万×3%=600元。速算扣除系数和前面是一个道理。

第2个问题:那为什么会产生退税呢?

还是这个例子,我的一年收入是8万元。没有其他扣除项的话,我本年应该交的个人所得税是600元。但是假如我11月份收入25,000元,2~12月每个月收入都是5000元,那么我2~11月份都不用交税。但是1月份的时候我应该交多少税呢?1月份应纳税所得额是25,000-5000=2万元。按照第1个表可以知道,税率是20%,速算扣除系数是1410。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是20000×20%-1410=2590元,也就是说我1月份已经向税务局交了2590元的税。但实际上,一年到头我应该交的是600元。汇算清缴的时候,税务局应当退给我2590-600=1990元的税。这个时候只需要在个人所得税app上面点一点就可以到手1990元。

这时候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会产生退税了吧。法律在不断的完善,对老百姓也更加公平。

当然也存在补税的可能性。但是并不特别常见,大家可以想一想,会有哪些情况下可能出现补税的情形。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你的工资越不平稳,越参差不齐,越容易出现退税的可能。尤其是某个月收入极高,某个月收入极低。

小然提醒大家一下。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而且还会被罚款。但是合理避税却是被允许的。那么如何合理避税呢?下次再说。

《周然》

【第16篇】万元工资个人所得税

现在正是2023年度个人所得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时候,大家见面问得最多的不再是“你吃了吗?”,也不是“你做核酸了吗?”,而可能是“你退了多少税?”。做这个事情就像打开一个盲盒,有些人满心欢喜,以为能够退一些税,结果却要补税;有些人对退税不抱什么希望,不料却退了一大笔钱,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样,很多人在综合汇算之前,会大致评估一下自己能否退税,那么,如果年薪12万元,能退多少税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进行个人所得综合汇算,会产生退税或者补税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个人所得税最终是按照年度来计算扣缴的,但工资却是按月发放的。所以,在每个月发放工资之时,就要根据发放的情况按照月工资税率进行预扣预缴,但这是不准确的,特别是对一些换过工作、工资变动比较大的人来说。因此在第2年初,今年是3月1日开始,就可以进行上一年度个人所得综合综合汇算,准确地得出所需纳税额,多缴了的要退税,而少缴的要补税。不过,国家对个人还是非常慷慨,补税额在400元以下可以免于申报。

了解了产生退税或补税的原因,我们再来看一下年薪12万会退多少税?退税,是要预缴的税款多于真正需要所纳税的额度才能退税;也就是说,必须缴纳过一定数额的税款。有些人,在2023年每个月都没有预缴过税款,也去进行汇算,也期待能够退税,这是不可能的。年薪12万,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12万年薪都是纯收入,不包含社保和公积金等;另一种则是12万年薪是应发工资,需要按规定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种情况:12万年薪是纯收入。个人每年的免税额度是6万元,假设其没有其他需要减税的收入或减税项,则其最大的应纳税所得额是6万元。按照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我们可以得出,其预缴税款为6万元×10%-2520=3480元。从上面计算可以得出,年薪12万元,最多预缴的税款是3480元。

再来看一下第二种情况:12万年薪是应发工资。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应该要扣除个人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等项。我们按照一般情况来计算,年薪12万,平均到每月就是1万元。按照1万元的社保基数和公积金基数计算,个人缴纳社保的比例约为10.5%,个人缴纳公积金的比例是5%~12%,我们按照12%计算,则可以计算出需要扣除数为12万×22.5%=2.7万元。以上属于专项扣除。除了专项扣除,其实还有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包括赡养父母、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还房贷或租房、年金等,一般人员都有其中的三项。我就是如此,专项附加扣除全年共3.6万元,我们按此标准计算。这样,合计的扣除数为6.3万元,再加上6万元的免税额,实际上已经没有应纳税所得额,所以这种情况不用预缴税。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年薪12万元,最高可能预缴了税款3480元,最低可能没有预缴税。因此,退税最高可能是3480元,最低则是0元,一般情况是预缴税款会全额退。

工资个人所得税(16篇)

一、个人工资怎么交个税(一)如果是公司的职工的话,工资薪金所得税是实行扣缴制。员工在收到工资以前,员工所在的单位会先到地税局办理代扣代缴的手续,会先把税缴纳之后再将工资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提示:

1、开工资公司不知怎么填写经营范围,我们可以参考上面同行公司的范本填写,填写近期要经营的和后期可能会经营的!
2、填写多个行业的业务时,经营范围中的第一项经营项目为企业所属行业,税局稽查时选案指标经常参考行业水平,排错顺序,会有损失。
3、准备申请核定征收的新设企业,应避免经营范围中出现不允许核定征收的经营范围。

同行公司经营范围

  • 电气轻工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
  • 电气轻工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1000人关注

    网络科技公司经营范围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技术;服务: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上涉及资质的凭资质证经营),投资咨询(除证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