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系经营范围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公司知识 > 企业知识

企业上市需要哪些条件(16篇)

发布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50

【导语】企业上市需要哪些条件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企业上市需要哪些条件,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企业上市需要哪些条件(16篇)

【第1篇】企业上市需要哪些条件

企业上市的条件如下: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12条,本法所称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2篇】企业上市前为什么要股权并购

1. 与企业自身积累相比,企业购并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

2. 有利于减少同一产品的行业内过度竞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

3. 与新建一个企业相比,企业购并可以减少资本支出。

4. 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优势淘汰劣势产品,加强支柱产业形成,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

5. 可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使国有资本的行业分布更为合理

【第3篇】内地企业香港上市

2023年香港ipo市场继续精彩,夺得新股ipo募资总额、新上市公司数量全球双冠军!

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2023年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上市处理和上市的表现,汇总如下:

上市 6 家;即将上市 1 家;(2023年1月16日上市)处理中 3 家;申请已失效/撤回 3 家;

一、2023年已上市 (6家)

1、募资表现

2023年 ipo上市的 6 家,共募资 100.30 亿港元,平均每家募资 16.72 亿港元。募资最高的是中梁控股(02772),其募资额为32.29 亿港元;募资最低的是中国天保集团(01427),其募资额为 5.24 亿港元;

2、上市表现

ipo首日的表现来看,德信中国(02019)、银城国际(01902) 这 2 家不涨不跌外,其他3家在发行价之上,平均涨幅为 4.07%,其中涨幅最大的是中梁控股(02772),涨幅为7.21%;就全年的表现来看,2家在发行价之下、3家在发行价之上、1家不涨不跌,涨幅最大的是德信中国(02019),涨幅13.57%,跌幅最大的是银城国际(01902),跌幅为2.10%。

3、市值方面

市值方面来看,这 6 家房地产企业的平均市值为 93 亿港元,其中市值最高的是中梁控股(02772),其市值为 221.71亿港元,市值最小的是中国天保集团(01427),市值为 20.07 亿港元。

4、市盈率方面

动态市盈率来看,除去超过100倍的1家之外,其余5家的平均动态市盈率为 10.57 倍。最高的是银城国际(01902),其动态市盈率为219.37 倍;最低的是德信中国(02019),其动态市盈率为 3.80 倍。就静态市盈率来看,6 家的平均静态市盈率为 13.46 倍。最高的是新力控股(02103),其动态市盈率为 30.71倍;最低的是德信中国(02019),其动态市盈率为 5.19 倍。

二、 2023年递表 (1家已上市,3家处理中,3家失效)

2023年递表、当年未上市的7家中,汇景控股(09968)已于2023年1月16日挂牌上市外,海伦堡、奥山控股、万创国际这3家的上市申请已超过6个月的有效期,而江苏港龙地产、三巽地产、大唐地产这3家还在上市处理中。

【第4篇】如何评价上证所将梳理创新企业名单设专项小组支持独角兽上市

按照富士康ipo的速度来看的话,这明显就是修条土路的节奏,但是土路也是路,修之前肯定要把走向、宽度、硬度这引起指标想好,现在既然360、小米、富士康已经上路测试了,说明这条路修的还不错,已经准备修高速了,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高速以前没修过,还有一些指标和参数没有,都先测试一下,如果成功了,股市、企业、股民都是好,如果不成功,当然也不会失败,最多也就是一部分股民不好罢了,这次还是注册制改革中的一个尝试的手段,或者是注册制改革的中间的一个阶段,成功的话,会是一系列变革的开始。

【第5篇】企业上市辅导期是什么意思

上市辅导指有关机构对拟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的规范化培训、辅导与监督。

企业上市辅导期:企业发行股票前要接受其股票发行主承销商辅导期一年,上市辅导的目的是要保证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按照《公司法》与《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上市的质量。

上市辅导机构由符合条件的证券经营机构担任,原则上应当与代理该公司发于票的主承销商为同一证券经营机构。

辅导的内容和报告程序应当参照中国证监会对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进行辅导的规定执行。辅

【第6篇】企业上市基本条件

公司上市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备上市的资格;

二、申请上市公司,公司经营必须是3年以上,在这三年内没有更换过董事、高层管理人员、并且公司经营合法、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三、上市公司的注册资金无虚假出资,没有抽逃资金的现象;

四、上市公司的注册资金至少3000万,公开发行的股份是公司总股份的1/4以上,股本总额至少4亿元,公开发行的股份10%以上;

五、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五条:上市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重大诉讼,在每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第7篇】内地企业香港上市条件

(一)香港主板

主板新申请人须具备不少于3个财政年度的营业记录,并须符合下列三项财务准则其中一项:

1、盈利测试:

盈利:过去三个财政年度至少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盈利至少2000万元盈利,及前两年累计盈利至少 3000万港元);

市值:上市时至少达2亿港元。

2、市值/收入测试

市值:上市时至少达 40亿港元

收入:最近一个经审计财政年度至少5亿港元。

3、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

市值:上市时至少达 20亿港元;

收入:最近一个经审计财政年度至少5亿港元;

现金流量:前3个财政年度来自营运业务的现金流入合计不少于1亿港元。

(二)香港创业板财务要求:

1、没有盈利要求;

2、过去2个财政年度的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入= 2,000 万港元;

3、上市时市值≥1亿港元;营业纪录要求

1、必须具备不少于2个财政年度的营业记录

2、管理层在最近2个财政年度维持不变;

3、最近1个完整的财政年度内拥有权和控制权维持不变。

(三)香港上市的优点

腾讯、金蝶等许多优秀的企业,就在香港上市的。虽然融资及市盈率倍数不如国内,但是相比美国,也有很多优点。

1、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深圳接壤,两地只有一线之隔,是3个海外市场中最接近中国的一个,在交通和交流上获得了不少的先机和优势。

2、与大陆特殊的关系。港人在生活习性和社交礼节上都与内地居民差别不大。在语言上的障碍也已经消除。因此,从心里情结来说,香港是最能为内地企业接受的海外市场。

3、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地位。也是吸引内地企业在其资本市场上市的重要筹码。虽然中国香港经济在 1998 年经济危机后持续低迷,但其金融业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香港的证券市场是世界十大市场之一。

4、上市融资的途径具有多样化。在中国香港上市,除了传统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外,还可以采用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的方式获得上市资金。

(四)香港上市的缺点

资本规模方面。与美国相比,中国香港的证券市场规模要小很多,它的股市总市值大约只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 1/30,纳斯达克(nasdaq)的1/4,股票年成交额也是远远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甚至比中国深沪两市加总之后的年成交额都要低。

市盈率方面。中国香港证券市场的市盈率很低,大概只有 13,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市盈率一般可以达到 30 以上,在 nasdaq 也有 20 以上。这意味着在中国香港上市,相对美国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募集的资金要小很多。

股票换手率方面。中国香港证券市场的换手率也很低,大约只有55%,比nasdao300%以上的换手率要低得多,同时也比纽约所的70%以上的换手率要低。这表明在中国香港上市后要进行股份退出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

(五)适合在中国香港上市的企业

对于一些大型的国有或民营企业,并且不希望排队等待审核在国内上市的,到中国香港的主板上 ipo 是不错的选择。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或三资企业来说,虽然可以选择中国香港创业板或者买壳上市,但是这两种方式募集到的资金应该都会有限,相比之下,这些企业到美国上市会更有利一些。

【第8篇】新三板企业是否是上市企业

新三板企业严格意义上不属于上市公司,因为它不公开发行,也不公开销售。虽然也是股份制公司,但只有在交易中心进行的大额交易,只是一个股权代办转让系统。

一板市场通常是指主板市场(含中小板)。

二板市场则是指创业板市场。相对于一板市场和二板市场而言,有业界人士将场外市场称为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的发展包括老三板市场(以下简称“老三板”)和新三板市场(以下简称“新三板”)两个阶段。老三板即2001年7月16日成立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则是在老三板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

三板市场起源于2001年'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最早承接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称为'旧三板'。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称为'新三板'。随着新三板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将逐步形成由主板、创业板、场外柜台交易网络和产权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第9篇】企业上市的流程有哪一些

一家上市企业可以吸收大量的投资资金,扩大企业规模。同时还可以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那么企业如何上市,也就是说企业上市的流程有哪些呢。

前提或条件

戴尔电脑灵越5000

步骤或流程

1

首先要设立一个股份公司,法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两种方式。

2

股份公司依法成立之后,在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股票发行申请前,要聘请主承销资格的证券公司进行辅导,辅导期限一年。

3

辅导期结束后企业要进行准备工作,进行筹备。

4

然后进行申报材料的制作,进行申报和审核程序等。

5

如果审核后决定发行,那么就要进行促销和发行程序。

总结

1

首先要设立股份公司,进行辅导。

然后进行申报和审核程序。

最后完成促销和发行,即可上市。

【第10篇】企业科创板上市条件

一、参与门槛

1、股票交易满两年

2、申请开通科创板前20个交易日,账户日均市值不低于50万元。

满足条件的可以去券商营业部开通权限,不满足条件,想投资科创板的,可以绕道基金。

二、上市条件

对上市企业有一定行业限制,支持新一代信息基数、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基数和战略新兴产业。

科创板上市不要求盈利,主要考虑市值、营业收入等指标。科创板实行注册制,上交所审核后,再报证监会注册。

三、交易规则

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每日涨跌幅限20%。每手股票最少200股,1股递增,比如可以买201股。科创板收盘后仍可交易。比如收盘价5元,按照5元收盘价挂单,如果有人买就能成交。

【第11篇】亏损企业可以上市吗

1、亏损企业可以上市,但要在实行注册制的上市板块才能上市。在注册制的前提下,监管机构对企业上市的审核流程加快且上市条件有所放宽。

2、我国目前实行注册制上市制度的板块是创业板和科创板,这两个板块都明确规定未盈利企业可以上市。这为那些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是暂时没有盈利的企业提供了便利。

3、由于创业板、科创板等板块规定了未盈利企业可以上市,且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涨跌停限制都是20%,所以投资者在这两个板块上进行投资的风险要更大,这点大家要注意。

【第12篇】企业科创板上市的条件

1、市值-净利润标准

市值不少于10亿,连续两年盈利,最近两年扣非后净利润累计不少于5000万;或市值不少于10亿,最近一年盈利且营收不少于1亿;

2、市值-收入-研发投入标准

市值不少于15亿,最近一年营收不少于2亿,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收合计比例不低于10%;

3、市值-收入-现金流标准

市值不少于20亿,最近一年营收不少于3亿,最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不少于1亿;

4、市值-收入标准

市值不少于30亿,最近一年营收不少于3亿;

5、较新也较模糊的一种考量

市值不少于40亿,主要产品或市场空间大;经国家有权部门批准,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投资;医药企业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实验批件。

【第13篇】为什么企业要去境外上市

企业去境外上市,能够很好的提升企业海外的形象,而且也能够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更加方便融资。

企业上市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ipo新股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其次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体现市场的供求,并最终确定价格。

【第14篇】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流程该怎么做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流程:

1、整体改制的模式。整体改制上市,一种方式是即将国有企业整体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其符合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要求。此种模式适合于国有企业业务单一集中、资产难以有效分割的企业。

2、分拆改制的模式。

3、分立改制的形式。分立改制将一个大的国有企业分立成两个独立的公司,其中一个公司进行股份制重组上市。

4、联合改制的形式。

联合改制是几个国有企业联合起来新组建一个股份制公司进行联合重组上市。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一些规模不大、业务相近又想上市的国有企业。

【第15篇】上市对企业有什么坏处

1、增加一定的维护成本。例如上市公司要设立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等,要在媒体披露信息,会增加广告费、审计费和薪酬等营运成本。

2、管理层压力增加。股民对业绩和回报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经营不佳,业绩下降,公司股票会遭到投资者冷遇,甚至有退市的可能性。

3、对大股东的约束力有所增加。上市后股东增多,对大股东和老板的约束力也增多。大股东不能再搞一言堂”,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必须尊重小股东的权利,这样有可能失去部分作为私人企业所享受的经营灵活性。

4、公司透明度提高。从大的方面看,提高透明度并非坏事,但有时主营业务、市场策略和财务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会对竞争对手有利。

【第16篇】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利弊

对于很多餐饮企业和其背后的资本来说,ipo好比是一条超车道,能够较为快速实现变现退出,同时也能够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开。

红餐专栏作者胡茵瑛认为,引入资本是当下餐企日益青睐的选择,但是也不要盲目跟风;否则,辛苦建立的餐饮品牌,很可能被淹没在资本大潮中。

本文由红餐专栏作者胡茵瑛(id:yuelaoban)授权发布。

在餐饮行业,资本的力量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一个具备发展潜质的餐饮企业如果能通过上市募集到资金,在这个资本寒冬,就能够很好地储备过冬的“粮草”,为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争取主动权。

而赴港上市大体优势在于:上市阻力小、融资能力强、可同股不同权、更能为品牌增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品牌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形象,面向全球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开拓业务。

对于很多新入行的餐饮人来说,上市始终是他们心中的憧憬。而港股作为所有上市选择当中较为便利的一个通道,越来越受到关注。

企业上市就能蒸蒸日上?

接下来盘点一下港股上市的几家内地餐饮企业。要知道这些企业或在体量上处于头部位置,或在商业模式上有较为独到的地方,或是较先拥抱新科技新理念的企业。

它们的经历与数据汇总起来,能够较为直观地看到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

01

味千

总市值:24.56亿

旗下品牌:味千拉面、和歌山、烧肉孙三郎、喜多藏、面屋武藏、ucc coffee shop、i烧、东京食尚、天厨、美厨汇等

营业额同比下滑2.0%;净亏损4.86亿元。据财报披露,集团外卖营业额1.94亿元,比上年增长94.38%,外卖业务在营业额中的占比为8.8%,比去年提升4.3个百分点。

味千曾经的“六连跌”

▲图片来源:零售老板内参

在陷入“骨汤勾兑门”负面之后的味千拉面,业绩长期增长仍然缺乏稳定支持点。全靠投资百度外卖项目的收益。同时也因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导致股权价值大大降低利润受挫。

02

呷哺呷哺

总市值:157.2亿

旗下品牌:呷哺呷哺、湊湊

收入同比增长32.8%;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长14.2%。据财报披露,溢利增长主要得益于该集团致力扩张餐厅网络,以及全国同店销售强劲,导致该集团的餐厅层面经营利润取得增长。

与去年同期的增速持平。升级之后虽然特色、客单高了,但客流、翻台率降了,总体利润增加也并不明显

▲图片来源:呷哺呷哺财报

原本并不被看好的呷哺呷哺高端品牌——“湊湊”餐厅在本次报表中挑起了大梁,大幅增长了近500%。

03

国际天食(小南国)

总市值:6.2亿

旗下品牌:上海小南国、慧公馆、南小馆、pokka hk、oreno、wolfgang puck bar & grill、the boathouse、满记甜品等

实现收入19.12亿元;较去年净利润增加0.68亿元,市场竞争力较弱。而且从近三年数据来看,更多是面临“闭馆”的现实。

国际天食受地域限制也较强

▲图片来源:港股解码

据财报披露,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以“南小馆”为代表的年轻时尚休闲品牌经营增长显著、标准供应链赋能效率提升、新增量业务获增长以及总部管理职能效能优化。

04

唐宫中国

总市值:12.4亿

旗下品牌:唐宫壹号、唐宫海鲜舫、唐宫膳盛世唐宫、忍者居日本料理、胡椒厨房、金爸爸、唐宫、唐宫小聚、唐宫茶点等

收益同比增长8.6%;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30%。据财报披露,收益增长主要来自于新店的拓展、增长店的贡献以及现有分店之同店增长。

报表显示,其今年前六个月纯利同比减少了15.7%。营收虽然显示增长,可实际“挣钱能力”却在变差。

收益增长主要来自于新店的拓展、增长店的贡献以及现有分店之同店增长

▲图片来源:赢商网

在各项成本支出的管控上,人力成本陡然上升18.5%。各类经营成本及财务成本,对原本营收增长超两位数的业绩形成挤压。

综合多家餐企财报可见,不少餐饮企业表示:受餐饮行业整体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企业承压同时正在积极寻求转型。

而一些表现亮眼的,不外乎是通过扩店、通过布局餐饮网络,多品牌化运作来获得增长。

资本青睐的到底是什么?

在和一位老餐饮人的对话中发现,相较于正餐,如今资本市场给火锅的估值都很高。

小南国6个亿市值,而一些老的中餐像翠华、稻香等资本市场给的价值也就10个亿左右。呷哺呷哺有了湊湊后摇身成150亿的市值,海底捞更是所有餐饮之最高达千亿。

一些中餐可能在行业内、消费者端评价很高,但是资本却比并不怎么买账

▲图片来源:众郝创意咨询

如今餐饮投资的资金接近92%都流向了餐饮供应链服务商、食品属性的餐饮品牌和餐饮新零售品牌,而剩下的只有8%流向餐饮品牌和饮品品牌。

而这8%的资金,其中又有90%的资金流向了小吃快餐、甜点、咖啡、饮品和火锅这些品类,剩下的正餐品类和类正餐品类共同分享不到1%的资金。

快速规模化发展是获得融资的首要条件之一

▲图片来源:亿欧

比起正餐,更能扩大规模、更易实现标准化、连锁化、供应链也更加相对成熟的火锅对资本的吸引力更大。

而火锅这个品类中,标准化程度越高,估值就越高,否则海底捞的市值也不至于狠超呷哺呷哺6倍之多。

那么,未来餐饮品牌的进化方向也必然是正餐的快餐化、快餐的正餐化,多方面多维度地拓展、迎合消费需求。

结语

对于很多餐饮企业和其背后的资本来说,ipo好比是一条超车道,能够较为快速实现变现退出,同时也能够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开。

可当上市的风越刮越盛的时候,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多角度的分析其中利弊以及未来企业发展规划,而不是盲目跟风。否则,辛苦建立的餐饮品牌,很可能被淹没在资本大潮中。

企业上市需要哪些条件(16篇)

企业上市的条件如下: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提示:

1、开上市公司不知怎么填写经营范围,我们可以参考上面同行公司的范本填写,填写近期要经营的和后期可能会经营的!
2、填写多个行业的业务时,经营范围中的第一项经营项目为企业所属行业,税局稽查时选案指标经常参考行业水平,排错顺序,会有损失。
3、准备申请核定征收的新设企业,应避免经营范围中出现不允许核定征收的经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