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系经营范围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公司知识 > 合同知识

变更合同价款的原则有哪一些(16篇)

发布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90

【导语】变更合同价款的原则有哪一些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变更合同价款的原则有哪一些,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变更合同价款的原则有哪一些(16篇)

【第1篇】变更合同价款的原则有哪一些

变更合同价款的调整应按下列原则和方法进行:

1. 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单价的,按合同已有的单价计算和变更合同价款。

2. 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可参照它来确定变更价格和变更合同价款。

3. 合同中没有上述单价时,由承包方提出相应价格,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2篇】合同主体变更效力是什么

合同主体变更效力是:

1、合同的变更原则上向将来发生效力,未变更的权利义务继续有效,已经履行的债务仍然有效;

2、合同的变更以原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变更部分不超出原合同关系之外。原合同关系有对价关系的仍保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原合同债权所有的利益与瑕疵仍继续存在;

3、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3篇】房贷合同怎么变更申请条件有哪一些

1. 在工商银行已经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2. 至申请日没有已到期尚未归还的贷款本金、利息和罚息。

3. 借款人必须有履行合同变更后归还银行贷款本息的能力。

4. 合同变更时必须征得合同其他当事人的书面同意,且原合同保证人和抵押人对合同变更后的贷款同意继续承担担保责任,或新设定的符合银行规定的保证人和抵押人对合同变更后的贷款承担担保责任。

5. 变更还款方式的,原剩余贷款期限须在1年(含)以上,且变更后的还款方式须符合工商银行的统一规定。

【第4篇】怎么认定劳动合同变更是否合理

符合下列要求认定变更合理:

1. 变更具有可预测性。只要变更后的岗位基本适合劳动者应该说变更便是合理的。

2. 个人能力和工作表现能胜任所变更的岗位。

3. 合同变更是企业经营实际必需。业务调整的合理性表现为技术更新、产品更新、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变化等,由此引发的岗位调整也是合理合法的。

4. 所变更岗位与原来岗位具有相关性。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35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5篇】变更劳动合同模板有什么注意事项

变更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

1、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劳动合同变更应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即属于违法行为;

3、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之后,在合同没有履行或者没未履行完毕之前的有效时间进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6篇】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

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7篇】合同变更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合同变更的原因包括的方面有:

1、因不可抗力使合同不能履行而变更;

2、因情势变化致使合同履行显失公平而变更;

3、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的;

4、因订立时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变更;

5、因当事人自愿而变更合同。

【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八条,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8篇】变更劳动合同有什么条件

一、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发生变化,应变更相关的内容。

二、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应变更相关的内容。

三、提出劳动合同变更的一方应提前书面通知对方,并要平等协商一致方能变更合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9篇】劳动合同怎么变更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

1. 用人单位书向劳动者提出变更劳动合同的要求,告知劳动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理由,变更的内容。

2. 在一定的期限内双方进行协商。

3. 签订变更协议,载明变更的具体内容,变更的时间。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第10篇】当实际履行变更合同内容该怎么办

当实际履行变更合同内容的办法是可以选择与对方协商,如果协商一致还应签订书面的变更合同。如果协商不一致时,可以要求对方按照合同的规定,实际履行合同中的内容。

【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11篇】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有哪一些类型

我国可撤销或可变更合同的种类有:

1. 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中受损一方行使撤销权或变更权的合同。

是指权利人即受欺诈、胁迫方以及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乘人之危方的撤销权。

2. 与善意相对人订立的可撤销合同。

是指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对人在对方为追认前行使撤销权而形成的可撤销合同。

3. 赠与人行使撤销权形成的可撤销合同。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12篇】当事人怎么样可以变更合同

有以下情形出现时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54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13篇】变更合同的要约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合同的签订过程一般包括要约和承诺过程。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

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签约双方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因此,签约过程中,无论是要约方还是承诺方一定要留意一下合同的内容与先前比较有无变化,再签字。

【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30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

【第14篇】合同变更要提供什么资料

合同变更要提供的资料有:

1、《审核作业表》;

2、企业申请变更的情况说明书面报告;

3、企业填写并加盖公章的《合同(协议)表体变更申请表》;

4、由预录入公司电脑打印的预录入《加工合同预申报情况表》;

5、变更合同的原《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及随附清单复印件;

6、修改商品编码的还须提交经海关作变更确认后的《报关凭证清单》;

7、海关核发的原《登记手册》。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15篇】公司名称变更之前的合同有效吗?

公司名称变更并不影响其在变更前签订的合同效力。合同如于公司名称变更前已生效,名称变更后仍有效,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因此不履行其合同义务。

自202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二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二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第16篇】合同变更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合同变更遵循的原则是:

(1)协商一致原则。我国《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2)法定事由原则。即当事人单方依法变更合同的原则,指一方当事人因为出现了法定事由,主要是合同中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去公平等情况,导致合同权利义务对一方当事人不合理、不公正。基于此,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对方当事人协商变更合同,或者行使合同变更权,请求法院或者总裁机构裁判变更合同。

变更合同价款的原则有哪一些(16篇)

变更合同价款的调整应按下列原则和方法进行:1. 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单价的,按合同已有的单价计算和变更合同价款。2. 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可参照它来确定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提示:

1、开变更公司不知怎么填写经营范围,我们可以参考上面同行公司的范本填写,填写近期要经营的和后期可能会经营的!
2、填写多个行业的业务时,经营范围中的第一项经营项目为企业所属行业,税局稽查时选案指标经常参考行业水平,排错顺序,会有损失。
3、准备申请核定征收的新设企业,应避免经营范围中出现不允许核定征收的经营范围。